您的位置:首页 > 汽车

展望未来回首过去,十年前的2010年,中国汽车发生了哪些大新闻?

2023-11-04 11:50热度:4782

新年快乐。21世纪的前两个10年就这样过去了,是什么驱使着我开始新一年的码字工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眼看就要实现,我哪敢不努力(谁帮我艾特一下老板)。在这样一个非常关键的年份,免不了各种各样的盘点和总结,尤其是对于风云变幻的中国汽车行业来说,过去的10年挑战和机遇并存,给我们带来的改变也是实实在在的。

站在2020年这个新的起点上,让我们回到十年之前的2010年,看看当时的中国汽车行业都发生了哪些大事,这些事件又是如何影响到现在甚至未来更长远的时间。今天我们网罗了当年的5个大新闻,够我们好好回顾一下了。

吉利收购沃尔沃

2010年3月28日,中国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在瑞典哥德堡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相关资产(包括知识产权)。至此吉利集团正式收购沃尔沃轿车,这是2010年中国汽车行业最为爆炸的新闻。

吉利当年的收购涉及金额为18亿美元,据称当时吉利向中国的金融机构和地区政府申请了21亿美元的贷款,这其中包括了收购所需要的资金,也包含了后期营运的各项费用。这次收购可以说这是李书福一次非常大胆的操作和尝试。

收购之前,吉利和沃尔沃在在管理层和员工工会、新车研发生产、销售网络和渠道体系等方面是达成了一致,所以在归属了吉利集团之后,沃尔沃轿车仍然保持了其独立性。更关键的是,在中国的资金注入之后,沃尔沃重新焕发了活力。2018年,沃尔沃汽车集团再创全球销量纪录新高。2018年,沃尔沃汽车销量为64.2万辆,较去年同期的571万辆增长12.4%。这是沃尔沃汽车连续第五年创全球销量纪录。现在外界对于沃尔沃的估值大致在几十亿到百亿美金左右,对比起收购时候翻了几倍,这绝对是李书福赚翻了的一次投资。

这次收购涉及了三个车型平台,如果吉利想短时间地刺激新车销量,大可把沃尔沃平台拿来换标成吉利的新车。不过吉利并没有这么做,他们选择和沃尔沃一起学习一起研发,全方位地提升自己的能力,这样才有理由诞生全新的BMA车型架构和领克品牌。

吉利收购沃尔沃是迄今为止影响力最大的中国汽车企业影响海外并购案。在此之后吉利集团成为了全球性的大型汽车集团;沃尔沃轿车重新焕发生命力,销量利润节节升;而双方共同孕育的领克品牌走出了国际化的一步,WTCR夺冠圆了中国人的赛车梦。我们有理由相信吉利和沃尔沃的未来会越来越好。

丰田章男道歉

2010年3月1日,丰田汽车社长丰田章男来到北京对早前丰田在全球市场进行产品召回的事件做出解释,并且中国消费者正式道歉。在此之前,丰田已经在北美召回超过十款车型,数量巨大,涉及脚垫设计缺陷、制动踏板问题和油门踏板问题。

在我们身边,自2009年开始,丰田在中国市场也已经召回了多款车型,这引发了消费者的强烈关注。2010年2月底,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丰田汽车公司部分车型缺陷的风险警示通告,这是2010年第1号风险警示通告,并且还将进一步收集研究有关信息以决定是否采取进一步措施。

眼看中国和美国两大市场相继出现质量问题,丰田章男在美国完成听证会之后便立刻来到中国“灭火”。会上丰田章男除了总结问题,向中国消费者道歉之外,还宣布将进一步强化质量和安全体系,通过多方面的举措来保证将来新车的产品质量。

我们直接看结果。在这10年当中,丰田推出了新的TNGA架构,丰田旗下的产品也经历了一次全新的换代。从安全性的角度来说,丰田的全新一代产品不管在美国市场还是在中国市场表现都非常出色,质量方面也是稳定可靠。所以回过头来看,丰田章男实现了自己当初所许下的承诺。

合资自主品牌诞生

2010年,东风日产和上汽通用五菱先后发布了自家的合资自主品牌“启辰”和“宝骏”,至此拉开了中国汽车市场当中合资自主品牌的序幕。合资自主品牌的出现,其实是政策导向的结果。2009年,中国出台了《汽车产业调整振兴规划》,其中要求大力发展自主品牌。扎根在中国的合资车企,自然有必要推出属于自己的合资自主品牌。

当时大家对待合资自主品牌,就好像“狼来了”的感觉。试想一下,合资车企有成熟的车型技术,可靠的口碑,还有现成的经销商网络。这让自主品牌们怎么应对?经过了这么多年,事实证明是我们多虑了。合资车企根本没有把重心放在所谓的合资自主品牌上,而我们的自主品牌也在开放的市场竞争中占领了一席之地。

来到2019年,合资自主品牌并没有完全消失。这年一汽-大众独立了捷达品牌,同样是以成熟的产品配合更有竞争力的价格,打法还是合资自主品牌的那套打法。捷达VS5在销量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自主品牌们要如何接招呢?我想到了吉利缤越和长安CS55PLUS这两款SUV,至少它们在技术含量、车联网功能、性价比这些方面不输给捷达VS5甚至在某些方面还有更有优势。这应该就是自主品牌面对合资品牌大打价格战所应有的底气。

中国汽车产销持续增速

2009年是一个历史性的时刻,这一年中国汽车销量达到1364万辆,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汽车市场。在2010年这个数字持续走高,全年销量1806万辆,同比增长32.37%,继续坐稳全球第一的宝座。

当时中国的经济增速,城镇化进程这些都是汽车产销的有力支撑,可以说当时的中国汽车市场是非常风光的。而海外车企大都看中了这里的潜力,向中国市场导入更多元化更优秀的新车产品。自主品牌也在这段时间周期内修炼内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10年之前一片火热,10年之后又是另一番景象了。来到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销量下滑的态势依旧没有止住。2019年1-11月,中国汽车销量为2311万辆,同比下滑9.1%。这已经是中国汽车市场连续第二年出现负增长的情况。

翻看2019年乘用车企业销量的数据,前10位当中仅有东风本田一家同比增长超过10%,达到了14%;而广汽本田、长城汽车和东风日产三家同比销量微增。剩下的车企同比销量均有下降,销量下降最厉害的是上汽通用五菱,达到了-30.3%。不过有意思的是,销量整体下行,豪华车的销售却是热火朝天。2019年豪华品牌在中国市场销量达到了230万辆,同比增长6.8%。

经济状态低迷,在下一个10年的开头,可预见的是2020年的中国车市至少会持续现在这样两极分化的局面。

新能源补贴入场

2010年开始,中国首批5个城市开始实施私人购买新能源汽车补贴试点方案。高额的补贴费用刺激了国内新能源车市场的快速发展,但与此同时也滋生了类似“骗补”等行为的产生。在2013年之后,新能源补贴的门槛实际上是越来越高,譬如行驶里程、车辆批次、电池能量密度、电机参数等等等等都要纳入监管的范畴。正是因为这样,那些恶劣“骗补”的新能源车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续航里程更长、使用体验更好的国产新能源车。平心而论,新能源车补贴的确是让我们的消费者受益了。

2018年中国的新能源补贴总额超过了137亿元,这个数字在2019年应该会有比较大的降幅,因为2019年的新能源补贴综合退坡幅度达到了75%。延续到2020年,新能源补贴预计在年底完全退出,取而代之的“双积分”政策,这对新能源车厂商来说又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从销量上来看,2019年1-11月,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累计销量达104.3万辆,同比上涨1.3%。看起来还过得去,但实际上自从下半年补贴退坡之后,新能源车的月销量每个月都有所下滑。2020年往后,国产特斯拉整装待发,新能源补贴逐步退出,国内的新能源车市场将会迎来更加开放更加激烈的竞争。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