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为何在我国机械领域发展远落后于通讯IT金融等领域?

2023-12-02 16:49热度:8270

机械领域难点不是设计,而是材料、算法、工艺等基础科学。材料需要大量试验,还不一定能成功,耗时费力,吃力不讨好,多数国内厂家,要么没钱投,要么舍不得投钱试验。

算法,一方面是经验积累,另一方面是理论研究要足够深入。也就是说需要专门研究算法的数学人才长期研究。需要人才和资金,而且无法很快回收投资。

而工艺,一方面需要长期试验,另一方面大都需要精密加工或者先进的工艺设备。同样需要大量投资,而且先进的工艺设备不好买,甚至买不到,而研发工艺设备一样需要大量投资。

总之,这三样都需要长期积累,无法速成,而且需要长期投资,无法快速回收投资。

机械行业现在没落了吗?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机械行业是永远不会没落的,但机械技术会不断升级。

该行业的未来主方向,一定是在人工智能和精密制造里。

机械工业自动化的空间是蓝海,人工智能制造才刚起步。

这个行业大大的有前途!

中国机床水平怎么样?

迷彩虎军事为您回答。一个国家机床的数量和国防实力息息相关。美国在衡量中国军工水平的时候,有一个指标就是中国重型以及精密机床的现有数量和年产能力。建国时期,我们全国上下把家底抄干净了也不过是1600台皮带机床,现在我国机床总量已经达到700万台,比美国、日本的总和还要多出去320万,可见中国近年来发展的力道。

即使到了今天,西方国家还是对中国搞封锁,禁止高精度、高轴数的机床成品和技术对中国出口。机床这个设备也是耗材,低配版的用个四五年,高端的可以用上8~10年也就寿终正寝了。如果中国自身不具备先进机床的研发、制造能力,那么中国在高端装备的研发进度和产能增长就要被进口卡住,不光是武器,甚至连同民用工业品的发展都要进入缓慢增长。因为外界的限制,即便到了今天,中国高端机床的比例还是很小,数控化率不到六成。机床的轴数越多,连续加工复杂结构零件的能力就越强,但目前国内三轴以下的机床仍居大多数。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来看,我们有广大而统一的全国市场。吃准了这一块,依托旺盛的国内需求,我们现代化的工业底子就能建立起来。从前受技术和资金的限制,国内消费的产品偏中低端,因为制造端根本不需要重型、精密的机床就能满足大规模经济生产的需求。以往高端精密机床的生产由国外把持,数控机床几乎就是西门子和发那科(FANCU)的天下,我国航天、汽车工业所用的先进数控机床七成以上要从国外进口。但是随着市场的成长,对于高端产品的需求成了气候,也就激发出上游机床生产的需要了。如今国内的机床生产商也能够杀入这片市场分得一杯羹。技术、材料、人员的瓶颈突破后,可以预期的就是紧接着通过规模化生产把产品打到白菜价格,用成本优势把进口产品从国内市场上挤出去,同时在国际市场上攻城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