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为什么股票市场听到再融资会这么恐慌?

2024-05-28 08:47热度:2426

1、再融资是指上市公司通过配股、增发和发行可转换债券等方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的直接融资。再融资对上市公司的发展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我国证券市场的再融资功能越来越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但是,由于种种原因,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2、市公司巨额再融资方案引发投资者“用脚投票”的现象并不意外。其中最主要的理由是,上市公司在再融资中忽视了中小投资者的基本利益。以中国平安为例,其再融资计划遭受广大投资者反对的原因,主要在于该公司的再融资计划披露完全不符合正常程序。按照常理,公司实施再融资之前,必须要向股东汇报投资项目和未来项目的获利回报预期。但是,中国平安却对融资资金的用途一直讳莫如深,即便是中国平安新闻发言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仍然拒绝进一步透露和评论与本次融资有关的事项。3、对于二级市场的投资者而言,一方面公司动辄要拿出数百亿,甚至上千亿元的真金白银;另一方面居然无法获知投资资金的用途,更遑论基本的融资项目盈利分析和评估了。如此模糊的融资信息加上天价融资规模,无怪乎市场要判定其是“恶意圈钱”了。正是有了中国平安“恶意融资”的行为在先,才导致市场投资者对于其他上市公司的巨额融资行为产生了惯性的反感情绪,浦发银行股票在这样的市场氛围下被抛售,实属正常。4、当然,上市公司巨额再融资被市场拒绝,除了其自身问题外,也暴露出证券市场目前严重的资金供求不对称问题。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对资本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形成了明显的负面影响,对资本市场基本的体制功能提出了挑战。5、A股市场近期持续低迷,与股权分置改革进入下半场直接相关。当上市公司“大小非”股东渐次获得流通权后,其高位抛售获利的愿望彻底改变了A股市场的资金供求结构。总体看,2008年全年将有近3万亿元市值的“大小非”解冻,这对于目前总体规模不过9万亿元的A股市场而言,意味着资金与筹码间的平衡将被打破。6、更为关键的是,尽管“大小非”经历了股改送股的成本付出,但其总体股权购入成本仍然极低,即便按照暴跌后的市价套现,依旧能够获得暴利。因此,市场原流通股股东很难准确地估量“大小非”解禁后的套利冲动,而短期内流通股供大于求的格局将必然导致股价暴跌。这也正是最近在一轮全球股市暴跌中,中国A股市场跌幅甚至要大于次贷危机发源地市场的原因所在。7、证券市场最基本的职能是实现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如今,不仅是再融资领域,之前中国铁建和紫金矿业的IPO发行计划也一度因为市场低迷而被推迟。这足以表明,当下A股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正面临着严峻挑战。对于一个丧失了资源配置功能的资本市场,其存在的现实意义着实令人担忧。从这个角度讲,轰轰烈烈的股权分置改革真正成功与否,市场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股市是个虚拟的资本市场,是资金和智力相互搏奕的场所!再融资确实是增加上市公司的实力,所以在去年07年行情中传出再融资(增发)的公司 市场都报以至少2个涨停板! 但是现在中国A股的市场从去年创出6000+点的高位以后到现在都是在调整,到目前来看还是很大级别的调整>30%的幅度,这个时候市场上的人气和信心都不稳固! 再融资说白了就是上市公司再发些股票出来 再募集些钱去,现在市场对于这种行为就认定是把现有存量的钱抽走,市场上的资金就少了所以 从平安到浦发 还有一度传闻的中国联通都是一路跌停!圈钱的过程就是 定向或不定向增发股票,把增发股票换来的钱投资到增发申请中的项目!就是公司再发些股票到市场上来流通相应的融一部分资金,这和公司新上市IPO一个道理,比如A公司新上市 发行价10元 发行1亿股,那么认购A股的投资者就以10元的价格获得1股A公司 的股票!A公司也就通过上市融资到了总数为10亿的资金. 一段时间后A公司有新项目 资金不足 那么A公司可以选择向银行贷款,发企业债券,或再融资(继续发股票) 由于贷款和发企业债都是要还本付息的,而发股票不用偿还且增加公司总股本,所以一般上市公司首选增发股票(增发是要证监会审批的),增发价格一般以股票市场价格来定一般会有些折扣,如A公司股票现在市场上是15元,增发价格可能就是12元 如A公司增发五千万股 那么认购的投资者就需出资12元买一股 A公司就再融资6亿元!不知道你明白了没有,再融资目的是要增强实力是没错 但是要选择时机!圈钱本身就是贬义 其实和增发 或再融资是一个意思,只是市场上人对于这一行为不同的称呼,上市公司都称之为再融资 或增发,行情好的时候这是利多 所有的人都叫它再融资或增发,行情不好 所有的人都称呼为圈钱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