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如何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能力

2024-05-27 12:27热度:5156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实现鞍山快发展、大发展的重要保证。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方面占据优势,谁就能够在发展上掌握主动。我市要想实现科学发展,必须大力实施科教兴市战略和人才强市战略,把科技创新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加快科技事业发展,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加快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的迫切需要。当前,鞍山要想真正实现“三个不低于”和“两个融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保护资源环境,构建和谐社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都迫切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撑。应当看到,我市科技的总体水平与先进地区相比仍有较大差距,只有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才能推进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振兴。  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是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城市综合竞争力是城市经济、社会、科技、文化、环境等综合发展能力的体现。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步入了一个科技创新不断涌现的重要时期,面对世界科技发展的大势,我们只有把科学技术真正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一批在农业、工业领域具有重要作用的自主知识产权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促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群的迅速崛起,造就一批拥有自主知识品牌的优秀企业,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把握先机,赢得主动。必须紧紧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实现资源持续利用、人与自然和谐发展。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自主创新、重点推进、支撑发展、惠及社会”。大力实施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战略基点,贯穿到科学发展鞍山的各个方面和各个环节,以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加快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和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步伐,大力推进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充分发挥科技转化对优化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增强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关键性作用,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显著提高。  着力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领域,大力发展支撑科学发展鞍山的战略产业。坚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统领科技发展的战略主线,抓住一批重大关键技术成果转化,实施若干重大专项,建设一批成果转化基地,培育一大批创新企业,扎实提高持续创新能力。提升“一个基地、三大产业”的总体技术水平,推动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深入实施“科技兴农”工程。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建设高效农业生产示范体系,建立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园,建成一批技术密集的高科技农业示范基地,推进一批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不断提升农业生产现代化水平。  全面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努力打造科技成果转化的技术支撑。坚持自主研发和引进技术相结合,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激发鞍山科技创新活动,形成科学发展鞍山的新的爆发力。一是建立和完善技术创新体系。重点建设以高等院校、重点工程为载体的科学研究体系,以优势企业辐射广大中小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的科技成果交流体系,以生产力促进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为重点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以科技成果鉴定、检测与评价机构为主体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以大型科学装置、科学数据系统、网络科技环境、技术标准体系等为主要内容的公共科技基础服务体系等五大科技创新体系。二是突出企业科技创新、科技成果转化的主体地位,力争在2010年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20亿元以上的民营高新技术企业。三是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着力构建促进科技成果顺利转化的新机制,为加快科技创新步伐提供保障,使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四是深化科技体制和科研机构改革,充分调动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培养造就富有创新精神的人才队伍。创新人才是科技事业发展和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决定性因素。要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全面加强科技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为科学发展鞍山提供人才支撑。一是面向未来培养创新人才。二是不拘一格选拔创新人才。三是着眼于全球引进创新人才。同时,积极打造有利于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用人才的良好环境,为科学发展鞍山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科技成果转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全市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各级党委、政府一定要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作为科学发展鞍山的关键性措施,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狠抓落实,不断把我市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工作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坚持把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作为事关全局的大事抓紧抓好。各级党委、政府要站在科学发展鞍山的全局高度,加强和改善对科技工作的领导,切实把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扎扎实实推进。要整合资源,加强统筹,及时研究和解决科技成果转化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形成强大的工作合力,推动全市整体工作水平的提高。  全力打造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良好环境。要实施激励成果转化工作的各项政策措施,努力创造有利于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环境、法制环境和市场环境,激励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引导金融企业支持成果转化项目,打造科技成果转化工作的政策引导平台。要加大投入支持,对重点行业、重点技术项目进行政策倾斜,引导社会资金进入科技领域,打造多元化投入、多渠道筹资的资金吸引平台。要建立良好的法制环境,加大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完善知识产权相关制度,健全知识产权保护的法律体系,为创新成果转化提供有效的法律保护。  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惠及全市人民的重大战略举措,需要全市上下共同参与、携手奋斗。因此,要凝聚全社会的智慧和力量,形成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共同推进,全社会人人关心、人人参与的良好氛围,使全社会自觉投身到科学发展的伟大事业中来。

  所谓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指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将科技成果(或专利技术)转化为产品,并实现商品化、规模化、国际化,最终形成科技产业的能力.  1、国家制定政策,充分发挥市场在科技成果转化中的决定性作用,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导向机制和利益分配机制。  2、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财政、税收、产业、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协同,增强和优化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为科技成果转化创造良好环境。  3、国家加大科技成果转化的财政性资金投入,引导社会资金投入,推动建立多元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投入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