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如何看待中俄两国未来可能使用本国货币进行贸易结算?

2024-05-24 12:11热度:7127

好事。在美国霸凌主义的胁迫下,美帝是视中俄为战略敌人,一心想把中俄搞垮,独霸世界,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抱团取暖。美元霸权是美帝称霸世界的支撑力量之一,中俄不仅需要密切政治交往、军事交往、文化交往,更需要在经济上互相支持。本币互换就是摆脱美元霸权的有力措施之一,也能为全世界摆脱美元霸权做出贡献。

12月12日,俄罗斯驻华大使馆在北京举办了年度新闻发布会,大使安德烈·杰尼索夫回顾了2018年中国和俄罗斯双边经贸关系和重点领域的合作项目,并公布了今年前11个月的双边贸易额已达970亿美元,全年有望超过1000亿美元的目标。

中俄经贸合作十多年来一直在不断深化,贸易结构也在不断发展变化。双方的能源合作是占比最大的部分,合作成果也是最丰硕的。中俄石油管道和天然气管道建设极大的便利了双方的能源交易。而且,通过北极东北航道的亚马尔液化天然气项目,也于今年顺利开通。俄罗斯已成为中国最大的能源供应方。

除了能源,农产品是中俄贸易的另一个亮点。俄罗斯一些谷物、粮食和油料作物对中国出口壁垒已经取消,其中包括小麦、燕麦、荞麦、亚麻籽和葵花籽。双方还在协商其他俄罗斯农产品、畜牧产品、奶产品和鱼类产品出口中国的问题。据中国商务部11月公布的数据,中俄农产品贸易在1到9月份同比增长27%,其中中方自俄罗斯进口农产品22.7亿美元,同比增长48%。

双方对未来贸易规模继续看好。俄政府在9月发布的一份报告预测,到2024年,俄中贸易额计划将增加到2000亿美元。

在金融方面,中俄双方的合作同样在稳步推进。双方本币结算规模正在扩大(边境商贸基本上实现了本币结算)。按照莫斯科交易所的数据,仅2018年前10个月,人民币和卢布的交易量(货币互换)已经达到9430亿卢布。而且目前,中俄已经在石油大宗商品交易逐渐弃用美元。俄罗斯政府还在考虑转向中国进行人民币融资,以改变俄罗斯目前高度依赖欧洲金融机构融资的局面。双方还在协商起草双边货币结算协议,可能在未来绕过西方控制的全球结算系统SWIFT,而建立自己的新系统。此事如能最终落地,对双方都是极大的利好。

从以上双方在贸易和金融方面取得的成果及推进的合作来看,中俄双方的战略互信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对中国而言,能源、粮食是涉及国家安全的重要战略性物资,找到稳定而多元化的供应方是上佳选择。目前中国在这些物资的贸易中对俄罗斯已是相当倚重。对俄罗斯而言,能源出口是事关国家存亡的主要经济手段,长久稳定可靠的客户亦是至关重要。再者,在金融方面,俄罗斯可谓是尝尽了受西方挟持的苦楚,屡屡受到西方中断融资的威胁。如今逐步而坚决地转向中国、转向人民币寻求合作,也是俄罗斯重大的战略性选择。

诚如中俄元首所言,中俄是可以背靠背高度信任的战略合作伙伴。高度的战略互信才能发展出重要而高层次的贸易,才有可能满足双方深层次的战略性需求;而长久稳定、互惠互利的高层次贸易,也会进一步促进双方的战略互信,更有利于发展更多领域的深入合作。中俄经济具有明显互补的特性。在当前国际局势下,双方高速发展的经济金融合作不但符合两国的利益,也符合世界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