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际

关于科技的资料!!!

2023-12-11 04:31热度:3777

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已经进入了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时代,它必将给人类的生活带来翻天覆地般的变化,自然也会给人类的文化带来较为快速的改变,对此,我们应该有清醒的认识,并做出符合时代潮流的相应改变。 就以人们认为很重要的哲学思想来说吧。唯物主义的思想早已被认为是一种先进的认识论,而现代科学却又可使人们自然地抛弃唯心主义的思想,也使我们不必致力于那些理论上的争论,更可直接从根本上去寻求答案。比如从对人脑的科学研究,我们可更明白各种思想的产生原因,从而找出相应的解决办法。像精神病,抑郁症都有了不少控制的方法,又或者得到人性本恶、本善的解释等等,这都不是能从哲学上找到答案的。又比如我们可从各种心理学的发展成果上,找到一些更为有效的教育理论,有助我们真正明白子不教,谁之过的道理。这样的例子在今天实在是举不胜举。再说在人们文化生活中也很重要的文学吧,现代科学给文学带来的影响更大。一方面是文学的地位远不如前,那种只用书面文字表达的方式进行文化传播已经是落后了的,一些文体也势必将逐步衰落。另一方面,科学知识的普及,人们生活环境的改变也会使人们的思想趋于平凡,少了很多浪漫和幻想,因此文学创作愈见平淡是必然的。试想一下,当神秘美好的爱情已被科学证明是一系列的化学反映,是完全可以制造出来的时候,人们对这一永恒的主题一定会兴趣大减。当人们对大自然的接触愈见稀罕,感情愈见淡薄之时,人们再也不会有那么多抒情的诗句产生,又或者说已不会引起读者的多少共鸣。有些人认为科技只会带来人类物质上的享受,对精神文明没多少好处,还有的人不喜欢科学技术的发展,认为它是将人类引向灭亡道路的罪魁祸首。在此我不想探讨它的是与非,只想说,不管它是否合适,它都将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逆转的潮流,科技在人类文化中一枝独秀的状态已经成为事实。问题只是我们应该为此做出如何的观念和行为上的调整而已。 当今世界文化的最大特点就是知识量、信息量大。打个大致的比方,二百年前,一个人用上一生的时间还可能对人类的所有知识有个大致的了解,可如今能有个一个成就不容易了。显而易见,现代人的学习就应该是有所重点,有所选择,不仅是要相对的重理轻文,还要重今轻古。一般人除了专业需要外,文的、古的、政治上的东西只适合作为业余爱好和休闲生活来对待。当然,对于人的思想教育还是应该重视的,但也要以科学的态度和方法.这里所说的还只是很肤浅的一些个人想法,我相信,我们要做的远远不只是这些改变。而且我们还要看到,科学的发展对于传统文化的冲击和矛盾是很大的,不可轻视的。我只希望国人都能认清形势,以最大的热情投入到科技的新时代中,在科学的帮助下真正让我们的各项工作更上一层楼。

神舟一号:横空出世 1999年11月20日6时30分,中国第一艘不载人的试验飞船——神舟一号,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经过21小时的飞行,在完成预定的科学试验后,在内蒙古中部地区成功着陆,中国人成功实现了天地往返的重大突破! 神舟一号飞船座舱内放置有一个高1.70米左右、身着航天服的男性模拟人。这个模拟人是一个感应器,用于收集返回舱在太空中的温度、湿度、氧气等各种试验数据。 1992年,载人航天工程列入国家计划。在全国各有关部门和科技人员的大力协同下,航天科技人员仅用7年的时间就攻克了载人航天的三大技术难题,即研制成功了可靠性很高的大推力火箭,掌握了载人飞船的安全返回技术,建造了载人太空飞行良好的生命保障系统。 “我们的飞船比美、苏的晚40年才发射,但飞船技术水平要和他们现在的相当,要体现技术进步,不能照抄,要迎头赶上。”王永志说。 短短七八年的时间,中国航天人走完了发达国家三四十年所走过的路。 中国第一艘神舟号无人飞船的发射升空,揭开了中国载人航天技术发展新的一页。 神舟二号:全新亮相 神舟二号虽是第二艘无人飞船,但却是中国第一艘正样飞船,也可以说是载人飞船的“最完整版本”,各种技术状态与载人时基本一样。 飞船在轨飞行7天后返回地面。飞船上进行了微重力环境下的空间生命科学、空间材料、空间天文和物理等领域的实验,各种仪器设备性能稳定,工作正常,取得了大量数据,飞船技术状态与载人飞船基本一致。 美国一家报纸发表评论说,随着2001年1月10日,中国成功发射神舟二号飞船,“中国古老的飞天梦想将不仅仅是传说,中国航天员离上天的日子更近了。” 神舟三号、四号:百折不挠 神舟三号飞船在产品进场的第4天,出现了飞船穿舱插座信号有一个点不导通的问题。决策者们毅然决定:进度服从质量,推迟发射! 当飞船船舱内3000多个接点个个导通之后,2002年3月25日,神舟三号飞船发射升空。 试验结果表明:飞船搭载了人体代谢模拟装置、拟人生理信号设备以及形体假人,能够定量模拟航天员呼吸和血液循环的重要生理活动参数。轨道舱在太空留轨运行180多天,工作正常,预定试验目标全部达到,试验获得圆满成功! 9个月后的12月30日,神舟四号飞船在低温严寒条件下发射成功。 前所未有的持续低温天气:-28℃,比发射《大纲》规定的最低发射温度-20℃足足低了8℃!1986年1月28日,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失事,就是由于一个O形橡胶密封圈因低温变形失效而导致的! 经过充分的试验数据论证和气象会商,专家们优选了一个较好的窗口,并调整了发射程序。低温严寒下,参试人员用149件保暖物品,严严实实地将火箭关键部位包裹起来,同时不断地吹送热风,直到临近发射前15分钟,才把这些保暖物品撤下来。 2003年1月5日,飞船安全返回并完成所有预定试验内容,突破了我国低温发射的历史纪录! 神舟三号、四号在全载人状态下连续发射成功,预示着中国人“摘星揽月”已为期不远。 神舟五号:神州圆梦 作者: 中国第一航母 16:22 回复此发言 -------------------------------------------------------------------------------- 2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六号 历史将铭记那一刻:2003年10月15日9时,中国成功发射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 21个小时23分钟的太空行程,标志着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继前苏联/俄罗斯和美国之后第三个能够独立开展载人航天活动的国家。 这一刻,距中国第一艘试验飞船发射3年零329天,距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仅11年零25天。 在发射载人飞船之前,前苏联进行了5次不载人的飞船升空试验,美国进行了8次不载人的飞船发射试验。中国的神舟号飞船在进行了4次飞行试验后,就成功地把人送上了太空。神舟五号飞船的成功发射和着陆,标志着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不过,在神舟五号飞船进场前进行最后一轮地面试验时却发现,返回舱坐椅缓冲机构不能完全满足缓冲发动机的备份的要求。……70天以后,科技人员攻克了这一按正常速度需半年才能解决的问题。 “我们用了10年时间,完成了一个伟大的历史任务,这是中国航天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也是中国为和平利用空间做出的重大贡献。” 原国家航天局局长栾恩杰说。(新华社记者 黄明) 神舟六号:再进一步 据神舟六号飞船系统总设计师张柏楠介绍,神舟六号构型与神舟五号相同,由返回舱、轨道舱和推进舱3个舱段构成。由于这次飞行没有交会对接任务,飞船取消了附加段。 按照神舟六号飞船在太空中飞行状态,3个舱段由前到后的安装次序是: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 轨道舱呈圆桶形状,是航天员工作、生活和休息的地方。轨道舱调整了舱内布局设计以便安装应用系统设备及航天员食品和饮用水装置。轨道舱的后端底部设有舱门,航天员通过这个舱门可以进入返回舱。轨道舱外部两侧装有两个像鸟儿翅膀一样的太阳电池翼,轨道舱所需要的电能就是由这两个电池翼提供的。 返回舱是载人飞船唯一返回地球的舱段,飞船起飞、上升到入轨及返回着陆时,航天员都在返回舱内。神舟六号的返回舱形状像钟,其舱门与轨道舱相连,航天员通过这个舱门,可以进入轨道舱。返回舱是飞船的指挥控制中心,舱内安装了航天员的座椅。飞船在起飞、上升和返回地面时,航天员躺在座椅上的。返回舱内还安装了飞行中需要航天员监视和操作的仪器设备,航天员通过这些仪表可以随时判断、了解飞船的工作情况,还可以在必要时人工干预飞船的系统和设备的工作。 推进舱形状也是圆柱形的,舱内安装推进系统发动机和推进剂,其使命是为飞船提供姿态高速和进行轨道维持所需的动力,飞船电源、环境控制和通信等系统的一部分设备也安装在这里。推进舱外部两侧也安装了两个太阳电池翼,为飞船提供所需的电能。 神舟六号飞船的轨道舱和返回舱都是密封的舱段,舱内与外界完全隔绝,内部安装的环境和生命保障系统,将为航天员提供一个与地球环境一样的舒适生活环境。另外,还安装了供着陆用的主、备两具降落伞。返回舱侧壁上开设了两个圆形窗口,一个用于航天员观察窗外的情景,另一个供航天员操作光学瞄准镜观察地面驾驶飞船。(新华社记者黄明、田兆运) 打造更舒适的生活空间——神舟六号内部环境详解 新华社北京10月11日电(记者李宣良、白瑞雪)“神舟五号飞行中,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只能算是进行了试验,这一次神舟六号任务才是环控生保系统的真正使用。”神舟六号飞船环控生保分系统原主任设计师傅岚在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我们的任务,就是竭力为航天员打造更舒适的生活空间。” 人类要想脱离地球探索外层空间,必须设法创造一个人类可以在太空生存的小环境。太空舱内的环境控制与生命保障系统,不但是载人航天器上最具载人特色的一个重要系统,而且直接关系到航天员的身体健康、工作效率和生命安全。 “舱内的空气比地面还好” 当杨利伟乘坐神舟五号飞船从太空返回时,他说:“舱内的空气比地面还好。” 傅岚说,神舟六号和神舟五号采用了同样的供气体调压系统,氧气、氮气由高压钢瓶携带上飞船,通过控制阀进行释放,使得舱内气体成分大致和地面一致。 神舟六号飞船共带了50公斤左右的氧气,不仅可以满足两名航天员多天的需要,还可用于应急状态时使用。由于高压钢瓶装载高压的大气,需要承受210个大气压的压力,所以研制难度较大,一只钢瓶的造价大约为5万元人民币。傅岚说,万一飞船在返回时落在海上,在返回舱内还有一套应急系统可以产生供航天员使用24小时的氧气,并吸收二氧化碳,确保航天员不会缺氧。 在保持空气中充足氧气的同时,飞船内部还采用了先进的通风净化系统,可以将空气中各种灰尘杂质及时清除,使空气质量始终保持在优良等级以上。 温度17到25摄氏度,相对湿度30%到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