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国内

宏经名词解释

2024-02-18 05:42热度:2333

国内生产总值:GDP,是经济社会(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
最终产品: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并由其最后使用者购买的产品和劳务。
均衡产出:与计划总需求相等的产出为均衡产出,也就是经济社会的收入正好等于全体经济主体想要的支出。
边际消费倾向:MPC,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所引起的消费量的增加。
平均消费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消费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边际储蓄倾向:MPS,收入每增加一单位时所引起的储蓄量的增加。
平均储蓄倾向:指任一收入水平上储蓄在收入中所占的比率。
政府购买支出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购买支出变动的比率。
税收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税收变动的比率。
转移支付乘数:指收入变动对引起这种变动的政府转移支付变动的比率。
平衡预算乘数:政府收入和支出同时以相同的数量增加或减少时,国民收入变动对政府收支变动的比率,kb=1,即政府依然预算平衡,但国民收入增加。
资本边际效率:一种贴现率,使各期预期收益的现值之和等于供给价格或者重置价格。
托宾“q”:企业的市场价值与其重置成本之比,此比率称为“q”。
流动性偏好陷阱:也称凯恩斯陷阱,当利率已经极低,人们预期利率不会再降,或者说有价证券市场价格只会跌落,人们不管有多少货币都愿意持有在手中,因此即使增加货币供给量,也不会再使利率下降。
财政政策:政府变动税收政策和支出政策以便影响总需求进而影响就业和国民收入的政策。
货币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主要是中央银行)为实现其预定的宏观经济目标,对货币供给、银行信用及市场利率实施调节和控制的具体措施。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是对整个经济运行实行宏观调控的最重要手段之一。
挤出效应: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的效果。
货币幻觉:市场价格上涨时,人们不是对实际价值作出反应,而是对用货币表示的价值做出反应的现象。
周期性失业:是指经济周期中的衰退或萧条时,因总需求下降而造成的失业,这种失业是由整个经济的支出和产出的下降而导致的。
摩擦性失业:由于短期内劳动力供求的暂时失调而造成的失业。
结构性失业:是指劳动力的供给和需求不匹配所造成失业,其特点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者没有合适的技能,或者居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奥肯定律:失业率每高于自然失业率1个百分点,实际GDP将低于潜在GDP 2个百分点。
自然失业率:为经济社会在正常情况下的失业率,它是劳动市场处于供求稳定状态时的失业率,这里的稳定状态被认为是既不会造成通货膨胀也不会导致通货紧缩的状态。
自动稳定器:亦称内存稳定器,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会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繁荣时期自动抑制通胀,在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
法定准备金:按法定准备率提留的准备金。
货币创造乘数:货币总量与高能货币的比率,其公式为k=(rc+1)/(rd+rc+re).
超额准备金:超过法定准备金要求的准备金
基础货币:存款扩张的基础是商业银行的准备金总额(包括法定的和超额的)加上非银行部门持有的通货。
再贴现率:是中央银行对商业银行及其金融机构的放款利率。
公开市场业务:指中央银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来投放或回笼基础货币,以控制货币供应量,并影响市场利率的一种行为。它使中央银行可以主动、灵活、及时地调节和控制基础货币总量。
法定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撮存款和奖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效应:在宏观经济学中,价格水平变动引起利率同方向变动,进而使投资和产出水平反方向变动的情况。
实际余额效应:价格水平上升,使人们所持有的货币及其他以货币徇的具有固定价值的资产的实际价值降低,人们会变得相应贫穷,消费水平会相应地减少的情况。
古典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垂直线。
凯恩斯供给曲线:总供给曲线是一条位于经济的潜在产量或充分就业产量水平上的水平线。
通货膨胀:为经济社会在一定时期内物价总水平持续地和显著地上涨过程。
工资—价格螺旋:工资提高引起价格上涨,价格上涨又引起工资提高。这样,工资提高和价格上涨形成了螺旋式的上升运动。
短期菲利普曲线:就是预期通货膨胀率保持不变时,表示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关系的曲线。
长期菲利普曲线:从长期看,工人预期的通货膨胀与实际通货膨胀是一致的。因此,企业不会增加生产和就业,失业率嘢就不会下降,总而边形成了一条与自然失业率重合的长期菲利普曲线。
绝对优势理论:认为各国所存在的生产技术上的差别以及由此造成的劳动生产率和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是国际贸易和国际分工的基础。
比较优势理论:如果一个国家在本国生产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用其他产品来衡量)低于在别国生产该产品的机会成本的话,就称这个国家在该产品的生产上拥有比较优势。
赫克歇尔—俄林理论:认为生产商品需要不同的生产要素而不仅仅是劳动,资本、土地以及其他生产要素也都在生产中起了重要作用并影响到生产率和生产成本。
倾销:是指厂商对其出口的产品制定一个比其在国内市场要低的价格的行为。
名义汇率:是一个国家的货币折算成另一个国家货币的比率,即以一种货币表示的另一种货币的相对价格。
实际汇率:是用同一种货币来试题的国外与国内价格水平的比率。
同一价格定律:即同一种商品在两个国家的货币购买力应相同。
净资本流出函数:为本国流向外国的资本量与从外国注入本国的资本量的差额,也称资本账户差额,即净资本流出=流向外国的本国资本量-流向本国的外国资本量。
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从国外收进的全部货币资金和向国外支付的全部货币资金的对比关系。
外部平衡:指一国国际收支差额为零即一国国际收支平衡,即BP=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