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经济问题。请问政府增发货币会起到什么样的宏观调控作用。要求正反两方面叙述。

2023-11-05 21:46热度:7924

我来答一下试试:2008年下半年,我国宏观经济调控的历史上首次出现“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种说法。所谓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解读:一是“宽松”,二是“适度”。何谓“宽松”,亚洲金融危机时期,中央提出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其政策取向是增加货币供应量。何谓“适度”,所谓“适度”不只是表示货币政策会宽松到某种程度,而是表示货币政策将在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物价稳定之间把握尺度、寻找平衡。如果一味通过多发行货币来刺激经济增长,有可能引起通胀重新抬头,造成币值不稳。而货币政策的目的在于使得流通中的货币量能够适应经济发展,从而为经济增长起到推动作用。 在此宏观经济政策背景下,央行先后通过降低存贷款利率,调整存款准备金比率以及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调控手段,进一步贯彻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宏观经济的发展创造了宽松的政策条件。从正面来说:1、宽松政策下,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使企业资金成本减少,利润增加;2、增加货币供应量,使人们货币收入增加,促进消费。货币政策对于经济的影响效果是显而易见的,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全社会固定资产91321亿元,同比增长33·5%,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了7·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8711亿元,同比增长15%·········可以肯定的是此轮经济的快速上涨很大原因要归功于充裕的资金以及国家宏观政策的有力调控。 另一面:随着市场的日益充裕,流动性泛滥的趋势似乎在所难免,对于过剩的流动性带来的经济影响也在日渐显现。 如股市的大涨和房价的节节攀升似乎也在证实着流动性泛滥的事实。应当承认现在的流动性是过剩的,但也要看到过去发放那么多货币信贷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且为率先战胜危机冲击发挥过关键作用。随着形势的变化,货币政策到必须调整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