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股票

未来投资4万亿启动农村基建市场,经济发展有多大的拉动?

2023-10-15 22:34热度:2840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觉得未来投资4万亿元永远农村基建市场,对经济发展的拉动力是明显的,也是强烈的,会在很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从当前看主要会有如下几方面作用:一是对与基建有关的产业将起到较大的推动力。比如钢铁、水泥、玻璃及其他建筑材料都将起到直接作用,有利于化解这些产行的产能地的产能过剩,推动这些产业经济效益的回升,从而为稳定就业、稳定经济增长奠定坚实基础。二是可有效拉动投资,扭转当前投资疲软局面,尤其对改变当前投资不振作用带来有效刺激。而且国家投资四万亿还可带动较大的民间投资,使民营民间也加入到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资之中,提高民间投资热情和活力,从而让中国走出投资不振的低谷,为稳投资创造条件。三是可有效改变农村投资落后局面,极大地改变农村面貌,为提高农村居民收入营造有利条件,而且四万亿投资也可带动农村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拓宽农民就业渠道,增加农民收入,这对拉动中国内需、提高有、农民广大居民生活质量将发挥重要作用,为稳就业提供条件。四是有利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社会发展,从整体上推动中国社会的进步与协调化、和谐化发展。

“稳”是主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之前政治局会议一致,继续提出“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预期”,连续使用六个稳字,加上稳增长,一句话中连续提到七个稳,说明高层对明年经济的主要着力点还是稳定为主,目前经济持续下行趋势高层已经有所担忧。

为了达到稳定经济效果,政策明年开始发力。2018年财政政策整体紧缩,而货币政策也从中性开始转为稳健,而明年政策定调宽松,将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较大幅度的增加专项债规模表面明年基建投资增速持稳。今年以来财政政策收缩,主要集中在地方政府表外举债能力被严重压缩,造成地方政府基建投资能力急剧下滑,最终表现在基建投资增速不断下降。在目前宏观经济形势恶化状态下,政策转向稳经济。因此,提出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额度,主要用心在于增加地方政府表内融资能力,遏制之前快速下滑的基建投资增速,另一方面也表明表外融资依然是未来严控领域。

积极的财政政策转向缩减收入,基建增速不需要抱太多预期。在我们2019年年报中已经指出财政政策重心发生转变。历来经济下滑时,积极的财政政策主要采用加大支出,并主要在基建方面发力,这主要和过去中国经济处在重化工阶段息息相关。在重化工阶段,基建是经济发展短板,并对拉动重化工行业需求非常明显,从而对经济增长作用效果非常明显。但是在中国经济发展跨过重化工阶段后,基建对中国经济发展边际作用越来越低,继续进行大规模基建投资性价并不很高,也需要转变过去积极的财政模式。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对积极的财政政策表述上也可以看出,目前的积极的财政政策着力点开始转向减税降费。因此,对明年基建投资可以期待,但是不需要过于乐观。

宽松的货币政策着力点转向民营企业。从2018年下半年后,货币政策转向宽松,我们在四季度宏观经济展望和又见降准,这次货币政策取向还是不变吗均指出国内货币政策和美联储政策脱钩,转向宽松,但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效果不显著,主要受货币流动渠道不畅影响,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越发严重,直接影响后续投资。因此,货币政策着力点并不在继续降准或者降息,而是在于疏通货币流动渠道上,重点解决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和融资贵的问题。

继续强调供给侧改革,强调建设市场环境。会议继续强调必须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表明实行多年的供给侧政策依然是中央主要政策,也表明明年刺激的力度可能并不及预期。而强调市场环境和规则的建设,表明中央认识到目前经济发展更多的阻力在于软件的环境上,以及民营企业对未来的发展信心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