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宏观

经济硬着陆、软着陆是什么意思?

2024-05-22 23:07热度:3588

硬着陆:
经济在快速发展,参考系数是GDP增长幅度,比如连续多年GDP增长幅度在10-20%,这样的经济增长速度会带来经济过热,大的经济体或者局部经济体会出现泡沫,致使通货膨胀的出现,给经济体带来危险,国家会出台大量宏观政策制止危险出现,如果政策过于严厉,同样会给经济体造成危害,想要在短时间内稳定经济体,称为 硬着陆。
软着陆:
与硬着陆相反,宏观政策是长期的、温和的,使经济慢慢稳定,回归正常增长速度。

为什么在经济新常态下 需求侧的宏观政策失灵了

“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如果说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最热的关键词是“经济发展新常态”,那么今年,这个词就一定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前者重在精确总结问题,后者志在努力解决问题。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主逻辑。何谓经济新常态?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公报详细列举了其九大特点。用一句大白话来总结,就是我们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粗放地发展。可是,面对经济发展新常态,到底又该怎么呢?今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给出了明确的对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实行减税政策,阶段性提高财政赤字率”、“鼓励开发商适当降低商品住房价格”、“化解房地产库存,促进农民工买房”……只要明白了供给侧改革,今年会议提出的很多吸引眼球的重要举措,也就都能明白了。所以,供给侧改革不是一个无聊的经济学术语,而是与每个人的利益密切相关,不仅会影响国家整体经济发展,也会直接关乎我们的经济生活。 所谓供给侧,自然是与需求侧相对。投资、出口、消费是需求侧的“三驾马车”,我国经济发展面对的一个大问题,就是过度依赖投资和出口,需求似乎严重不足。可是,看看每年成倍增长的出境旅游数据,看看黄金周国人在境外不断刷新的爆买纪录,我们就能发现,原来不是没有需求或者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能满足需求,或者说是供需错配。 需求侧管理认为需求不足导致产出下降,所以拉动经济增长需要刺激政策来提高总需求;而供给侧管理认为根本不需要所谓刺激政策来调节总需求,拉动经济增长需要提高生产能力即提高潜在产出水平,其核心在于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换言之,简单的刺激需求并没有用,关键是要改革供给,在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等供给侧四大要素上着力,调整经济结构,优化要素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 显然,供给侧改革是一种新的改革思路,简政放权、放松管制、金融改革、国企改革、土地改革、提高创新能力等等,都是供给侧改革的政策手段。在供给侧改革的语境下,完全放开二孩也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也好,股市去杠杆防范金融风险也好,户籍制度改革化解地产库存也好,今年影响我们生活的各种重要变化,其实都能看出明显的政策指向。 更重要的是,新常态下的“经济病灶”变得更加清楚,“歼灭战”的目标变得异常明确,总结起来,就是“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积极稳妥化解产能过剩、帮助企业降低成本、化解房地产库存、扩大有效供给、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这五大改革任务,其实正是供给侧改革在今年的具体目标。 供给侧改革是国家发展的大举措,也是企业前进的大机遇,更是公众眺望未来的大窗口。你在其中准备扮演何种角色,将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属于你个人未来的“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