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北京新首钢大桥通车,目前长安街西至门头沟、东至城市副中心,全长50余公里,成真正意义的“百里长街”。你怎么看?

2024-02-12 03:33热度:6860

拆哥答:逢国家70周年庆,长安街第一桥——西延跨永定河大桥——已命名为新首钢大桥,昂首永定河之上,7月20日合龙,长安街全线贯通。

新首钢大桥”为京西地区发展迎来了全新契机。

随着新首钢效应发酵,政府为新首钢区域的开发和发展量身定做了新的配套政策,并积极政策引导、产业扶植、人才引入。

首钢将成为冬奥运动产业、生产性服务业、文化创意产业、高技术产业及高端制造业的产创基地,实现区域经济的蓬勃发展,成为西部经济增长极,并对周边经济发展辐射赋能。

百年首钢产业焕新,产业能级提升,区域价值倍增。新首钢将崛起成为一个环境优美、生态良好、产业集聚、经济腾飞的首都西部地标。

今天的首钢园区,四块冰上竞技体育场馆已陆续建成投入使用,将续写一段与“冬奥”结缘的冰雪传奇。

比如,本为首钢炼铁原料区的“西十筒仓”,曾在火车运输系统中编组为西十线,因此得名,并沿用至今。现如今,已建成北京冬奥组委核心办公区。

谁支持了詹天佑?

中国首位杰出的铁路工程师詹天佑被誉为“中国铁路之父”,他负责修建了京张铁路等工程,以创设“人”字形线路而震惊中外。位于延庆区八达岭的詹天佑纪念馆向游人诉说着创业历程。

谁支持了詹天佑?

~~~~~~~~~~~

谁支持了詹天佑?

在中国的大地上,有一条铁路蜿蜒盘旋在八达岭长城的崇山峻岭之间,仿佛一条墨色的钢铁巨龙,它就是北京到张家口180余公里长的京张线,这是中国人自主勘测设计、施工修建、自行管理的第一条干线铁路。自1905年9月正式开工至1909年10月全面通车,京张铁路耗时四年,由中国工程师詹天佑和全体工程参与者历经艰辛、排除万难修建而成。从此,詹天佑这个名字就和他亲手组织修建的京张铁路紧紧地联系在了一起,他的爱国壮举也被写入小学课本,保留至今。他一生的足迹踏遍长城内外、大江南北,不仅是近代中国铁路工程的先驱,还是在中华民族最懦弱的时刻挺身而出、令自命不凡的西洋人低下傲慢头颅的民族英雄,是“中国人无上的光荣”。

在八达岭长城脚下、古朴的青龙桥火车站不远处,詹天佑的青铜像矗立在那里已近一个世纪,他目光炯炯,直视前方,留着八字胡须的脸上刚毅、坚定,守望着京张铁路的百年沧桑和变幻。铜像后面就是詹天佑和夫人谭菊珍的合墓,詹天佑纪念馆坐落在与铜像遥相呼应的八达岭遂道上方。

而今,京张铁路带着深深的“中国建造”的印记已安全运行一百多年,是中华民族的钢铁龙骨,是国人永远的骄傲。 2016年,一条崭新的京张高铁拉开了建设序幕,承载着国人一个多世纪的期待和跨越,将于詹天佑逝世100周年的2019年完工运行,为保障2022年冬奥会续写另一个梦想。

少年立志挥斥方遒

1861年4月26日,詹天佑出生在广东南海县(今广州市荔湾区)一个世代经营茶叶生意的徽商家庭,祖籍徽州婺源(今江西省)。他的祖辈于清嘉庆末年获准入南海籍,之后詹家成为广东南海人氏。到父亲詹兴洪这一代,生意已趋没落,詹兴洪以刻章、代写书信为生。

七八岁时,父亲送詹天佑进私塾读书。他天资聪颖,求知欲极强。除了老师教授的四书五经,他尤其喜欢搜集各种机器零件,经常入迷地观察和琢磨,还善用泥巴仿制机械模型。父亲对儿子喜欢机械、肯于钻研的精神大加鼓励,并开始考虑他将来的前途和出路。当时,詹父的好友谭伯村经营茶叶生意,常往返于香港、澳门,每次回家都给天佑带回一些科技方面的报刊、画册。天佑每每如获至宝,如饥似渴地捧书细读、思考,学识大有长进。

1872年,清政府派爱国知识分子容闳到香港主持“选送幼童赴美官费留学”的招生工作。正在香港的谭伯村得知这一消息,特地赶回南海,竭力劝说天佑父母送他赴美留学,并以将女儿许配给天佑作为保证。詹兴洪也深觉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于是他全力支持11岁的詹天佑考入了第一批幼童赴美留学班。在当时,这实在是一个需要勇气的决定。对于这次公派留学,清政府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要求学生家长签署保证书,以示凭证。怀着与儿子将离别十年的沉重心情,詹兴洪在“倘有疾病生死,各安天命”的保证书上签了字。詹天佑的家谱中,至今收录着那张给清政府的“免责保证”。

初到美国,詹天佑就见识了西方科技世界的成就——驰骋的火车。当时中国尚无铁路,詹天佑和同学们对眼前喷云吐雾的钢铁巨兽充满了好奇。1876年,美国人为纪念建国100周年,在费城举办博览会,容闳带领中国留学生前往参观。博览会上展示了当时最先进的科学成就,其中就有铁路机车的现场表演。机器的轰鸣、先进的科技强烈地冲击着詹天佑年轻的心,对他未来的求学方向和职业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878年,詹天佑以全班第一名、全校第二名的成绩高中毕业,考入耶鲁大学土木工程系铁路专业。在大学生活中,詹天佑刻苦攻读,先后学习了工程制图、地形测量学、野外工程学、铁路路线勘测学、凿岩工程学等三十多门科技课程,这在当时的中国是无论如何也学不到的知识。难得的是,詹天佑并不是只会死读书,他兴趣广泛,爱好游泳、滑冰、打球,还是“中华棒球队”的队员,这为他日后常年以工地为家、进行艰苦的野外勘测打下了坚实的身体基础。最终,他在毕业考试中名列榜首,成为继容闳之后又一名耶鲁大学的中国毕业生。1881年,在回国的120名中国留学生中,获得学位的只有两人,詹天佑是其中之一。

然而,练就了一身本领、怀揣一腔报国热忱的詹天佑回国后并未受到重视。当时政府在修筑铁路时一味“用洋匠”,而不顾詹天佑的专长,将他安排到福州船政学堂学习军舰驾驶。1882年6月,他被派往“扬武”舰担任见习驾驶官,指挥操练并参加了马尾海战。在这场著名的中法海战中,詹天佑所在的“扬武”号首先用尾炮击中了法军旗舰“窝尔达”号,炸死几名法国士兵。他灵活驾驶,避开敌方炮火,后又登上炮位,和同学吴其藻、黄季良等人一起战斗,与法军鏖战近6小时。上海英商创办的《字林西报》报道了这场海战:“……西方人士料不到中国人会这样勇敢力战。扬武号兵舰上的学生五人中以詹天佑的表现最为动人。他临大敌而毫无畏惧,并且在生死存亡的紧要关头还镇定如常,鼓其余勇,由水中救起多人……”

献身铁路小露锋芒

尽管能在战场上为国出力,但詹天佑不禁为自己的科技本领没有用武之地而惆怅,他在痛苦和期待中忍耐了7年,机会终于在1888年来临。经留美同学邝孙谋推荐,中国铁路公司聘请詹天佑到天津铁路公司任铁路“帮工程师”。这是他置身中国铁路事业的开始。

当时以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聘英国人金达为总工程师,詹天佑只作为他的助手,主持从唐山古冶到山海关的关内段铁路的建设。筑路期间,他运用在耶鲁所学,悉心解决技术问题,与工人们一起奋战80个日夜,终于完成了从唐山到天津间的铺轨工程。李鸿章亲往勘验全线工程,认为铁路平稳坚实,但他表彰的不是埋头苦干的詹天佑,却是总工程师金达。对此,邝孙谋暗中为詹天佑不平,詹天佑反而平和地说:自己才到铁路来,应多做事,何必争功。

1890年,詹天佑督修从古冶到滦州这段铁路,修至水急沙深的滦河段,架设铁桥难度极大。日本、法国、德国的工程师一一败下阵来,詹天佑果断地承担起了这项工程。他分析外国工程师失败的原因,进行实地调查,经反复缜密测算,派人潜入滦河深处,轮番在急流中打桩,并大胆采用新方法—压气沉箱法施工,终于建成举世闻名的滦河大桥。初试牛刀的詹天佑第一次向世界铁路工程界发出了中国的声音。1894年,英国工程研究会特聘詹天佑为英国皇家工程研究会会员。这一年,詹天佑33岁。

此后的七八年间,詹天佑奔波于中国多条重要的铁路线上,津卢铁路、营口支线、萍醴铁路……每一条线路都刻下了他的名字。铁路修到哪里,他的家就安在哪里。

1902年为迎合清慈禧太后至河北易县西陵祭祖,清政府决定修筑新易铁路(河北新城县高碑店至易县梁各庄)。由于英、法两国争夺修筑权,相持不下,清政府只好自力修筑,派詹天佑为总工程师,责成他按期完成。詹天佑兴奋地接受了这项任务,但工期紧迫,并正值天寒地冻的冬季,材料缺乏、运力薄弱,要按期完工可谓困难重重。詹天佑领导和团结全体员工,日夜奋战,在4个月内完成了全部工程。这条铁路线虽然只是一条42.5公里的短途支线,却是詹天佑初次独立负责设计、建设的一条路,并以工期短、费用低闻名一时。终于,詹天佑开始在中国铁路建设中展露头角。

排除万难筑国脊梁

张家口在居庸关外,地处北京的西北,既是军事重镇又是贸易要道。1904年清政府决定修建北京至张家口的铁路。然而,这一计划遭到英、俄两国的插手,双方为争夺筑路权,互不相让。经多次交涉,拖延一年多,英、俄双方共同提出:“在中国不借外债,不聘请外国工程师的条件下,该路允许中国政府自行修筑。”

当时,清政府对詹天佑的才华和实力已经很明确,遂委任詹天佑为总工程师,并郑重声明“不任用任何一个外国工程师,此路全部由中国人自己修筑和管理,与他国无关”。消息传出,国外报刊讽刺舆论立起:中国能修筑这条铁路的工程师还没出世呢!国内也有一些人对詹天佑冷嘲热讽,说他不自量力、胆大妄为。詹天佑义无反顾,坚决回击:“此项路工实关大局,窃谓我国地大物博,而于一路之工,必需借重外人,引以为耻!”他深以能为国家担当这项大工程为荣,也清晰地意识到:自己已成为众目焦点,国内寄予期望,国外则盼着他以失败告终。这件事若有差池,将使国家受辱。

▲ 詹天佑北京故居

1905年5月, 詹天佑在工程技术人员异常缺乏的情况下,克服重重困难,开始筹建工程机构,在天津设立京张铁路总局,在北京设立分局、材料厂、购地所。1905年9月4日,京张路正式动工了。詹天佑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扛着标杆,背着经纬仪,在峭壁上定点、测绘。他们勘测了三条路线加以比较, 最终选定距离短、时间快、投资少的一条:从丰台以东京奉路柳村60号桥起,经西直门、居庸关、八达岭等地直至张家口,全长180余公里。此线中段南口至岔道城“路险工艰,为他处所未有”,詹天佑和副工程师颜德庆等选测了七八条,反复比较后,确定了关沟线。这条线一路“两山对峙,悬崖峭壁立乎上”,其中南口至八达岭更是相距仅约20公里,地面高度相差竟达600余米,坡度极陡。特别是居庸关到八达岭之间,山环谷深,成路之后几乎无地旋车。他们在连仪器都无法使用的峭石山间,作出了全盘、精心的设计:要在居庸关到八达岭之间开凿四条隧道,总长1645米。

然而,当时的条件设备极差,既无开山机械、炸药,也无通风和排水设备,开辟隧道何其艰难。詹天佑请来开采经验丰富的老石匠共同研究,决定采用分段施工法:从山的两端同时向中点对凿,在山的中段开一口大井,在井中再向两端对凿。挖凿过程中,山顶的泉水往下渗,隧道里充满泥浆,没有抽水机,詹天佑就带头挑桶排水。他扎在工地,硬是和广大工人们一起用双手挖通了四条隧道。

为保证火车安全爬上八达岭,詹天佑顺着山势,创造性地运用“折返线”原理,在山多坡陡的青龙桥地段设计了著名的“人”字形轨道。北上的列车到了南口就用两个火车头,一个在前边拉,一个在后边推。到青龙桥,列车过了“人”字形线路的岔道口就倒过来,原先推的火车头拉,原先拉的火车头推,使列车折向前进。这样一来,列车不需要在山上“兜圈子”,稳稳当当地就跨过了八达岭。同时,为了配合“人”字形铁路的作业要求,詹天佑在折返线的顶端修建了青龙桥车站。

1909年9月24日,京张铁路全线完工,詹天佑实现了当初提出的三个要求“花钱少,质量好,完工快”。这项原计划6年完成的工程,只用4年就完工了,费用节省28万余两白银,质量却称得上世界一流。此举极大地震动了世界,不少欧美工程师慕名而来,乘车参观后都赞叹这是“绝技”、是“奇迹”。1909年10月2日,京张铁路在南口车站举行盛大的通车典礼,出席典礼仪式的有清政府邮传部尚书徐世昌,驻北京、天津的各国使节、领事、铁路工程师、中外记者和铁路员工万余人。詹天佑在一片热烈的掌声中登台讲话,他说初修京张铁路时,大家都没有把握,今天终于通车了。这是京张路一万多员工和沿途广大老百姓大力支援的结果。这不是我个人的功劳,光荣属于中国人民,属于大家……

伴随着一声嘹亮的汽笛长鸣,京张铁路正式通车,中华大地上响起一片震耳欲聋的欢呼声,那一刻世界为之震撼!此时,詹天佑的脸上终于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感慨万千,过去四年中无数个不眠不休的日夜,遍尝艰辛和苦楚,终于迎来这一天,一切都是值得的……的确, 京张铁路的筑就不仅让国人的志气和底气大涨,还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京张铁路建成后,詹天佑又踏上了铁路事业的新征程。1910年,詹天佑任广东商办粤汉铁路公司总理兼总工程师。1912年兼任汉粤川铁路会办,负责兴建粤汉铁路及川汉铁路。无奈一战爆发后,国内时局动荡,经济无力,尤其是借款筑路的种种束缚,只完成武长路一段以及其他部分工程。

筑路之外,多年来詹天佑一直很关注青年工程司(当时的职务名称)的成长。商办川汉铁路前期,因修筑意见不一,川汉铁路仅有的两名青年工程司胡朝栋、陆耀庭要各自进行测量。詹天佑给两人去信劝告:“在中国如此缺少本国工程司之际,为何不将你们每一个人都安置在宜昌,集中成一股力量,以取得成功呢?团结是成功的秘诀。”在《告青年工学家》一文中,他鼓励青年要努力研究学术以求创造发明。“横观世界之潮流,物质进步,一泻千里。由人力而进于汽机,由汽机而臻于电力,电力可以无线以传,飞艇可航空而驶。二十世纪之世界,实赖工学家以左右之。返观乎我国工学界,则所发明者尚稀有所闻,岂智力不欧美若,而司梯芬生、瓦特、弗兰克林、毛利之流,不能产于中国耶?曰:否!惟怠于深求,研究不足所致耳。”这些话,在今天看来仍值得重视和学习。

辛亥革命后,詹天佑认定“工商两事,已成为世界发达之根本”,和同行发起成立中华工程师学会,当选会长,连任四届,直至逝世。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在学会的培养下才俊辈出,中国初期著名的桥梁、采矿、铁路等专家多属此会会员,詹天佑因此被称为“满门桃李尽成荫”的工界泰斗。

1919年1月,詹天佑受命前往海参崴和哈尔滨参加协约国远东铁路监管会议。在会上,他坚决反对由“协约国委员会”来监管中东铁路,但由于其他参会国一致反对,詹天佑虽然作了最大的努力,却只得到中东铁路可以聘用中国工程师一项权益。连续开会两个多月,他每天忙于看材料、写发言稿,终于疲劳过度、积劳成疾,患了严重的阿米巴性痢疾,不得不返回汉口治疗。归途中,或许是冥冥中内心的牵引,他抱病登上了长城,想看一看他曾为之奋斗过的那片土地,望一望曾洒下无数人血汗的“人”字形铁路。迎着长城的微风,他不禁慨叹:“生命有长短,命运有沉升,初建路网的梦想破灭令我抱恨中天,所幸我的生命已化成匍匐在华夏大地上的一根铁轨……”仅仅几天之后,1919年4月24日,詹天佑在汉口仁济医院永远地闭上了他疲惫的双眼。临终之前,他仍念念不忘国家主权和未竟的铁路事业。詹天佑逝世后,中华工程师学会在青龙桥车站为他立起全身铜像,怀念这位杰出的爱国铁路工程师。

2019年,青龙桥站下将奔腾起一条新的巨龙——京张高铁。詹天佑九天有知当笑慰,继承了前辈精神的中国铁路人早已超越了他当年“将不让欧美以前驱,岂仅偕扶桑而并骑”的梦想。而他为国尽瘁的精神如铁轨般绵延,汇成一个民族不屈的灵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