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气血不足是一个“定时炸弹”吗?

2024-05-29 14:30热度:5361

谢谢邀请!气血不足不是好事,应及时就医查明原因。长期气血不足无疑是一颗定时炸弹,精神萎靡、手脚冰冷、加快衰老、脸色无光泽、失眠多梦等等。气血失和,百病之根源。所以调理好气血,是身体健康之本。食物调理与运动锻炼相结合,让人气血旺盛。

如何看待云南「结直肠癌基因研究」获奖小学生父亲致歉,承认「过度参与」?

云南昆明12岁六年级小学生陈灵石,凭借《C10orf67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研究》课题,获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三等奖,结果引发网络巨大争议。

在舆论的批评之下,7月13日,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发表声明,承认陈某石系该研究所研究员之子,并且已经成立调查组展开调查工作。在7月15日,陈灵石的父亲陈勇彬在科学网上发表了致歉声明。

针对陈勇彬的致歉声明,承认自己过度参与,该如何看待呢?我是这样认为的。

1、这是一份心不甘情不愿意的致歉。

从陈勇彬在科学网上的致歉内容来看,你看题目《关于本人孩子参加全国青少年科技大赛获奖项目的情况说明》,如果细揣摩你会发现道歉是假,为自己开脱是真。如果真心道歉,绝不是情况说明那么简单,而应是为自己的错误做法和违规使用单位实验室进行郑重道歉。请看第一条说明,先把自己教育的功劳摆在前面,仍试图让人相信他的儿子科学造诣不低,可孩子的笔记上明明说,他根本不知道基因是什么,就已经推翻了这位父亲的说辞。

2、“过度参与”一词显然是避重就轻。

在项目申报过程中,我未充分掌握及领会组委会发布“项目报告必须是作者本人撰写”的关键信息,过度参与了项目书文本材料的编撰过程,使用了大量生物医学专业术语,给广大网友和媒体造成了困惑与误解

对于一个有着高学历的家长来说,他说未充分掌握及领会组委会发布的参赛规则,你信吗?在我看来,陈勇彬夫妇不仅是充分领会了参赛规则,甚至还精心研究了规则的漏洞,而这漏洞就是潜规则!面对东窗事发,陈勇彬把完全包办代替孩子完成参赛课题,替换成“过度参与”从而达到避重就轻的目的,显然说不过去。

3、为让孩子参赛并达到获奖目的,不惜动用各种关系,道歉中只字未提。

陈灵石的课题之所以能获奖,如果陈勇彬动用关系是不可能实现的,仅拿大赛评委之一熊江。该人来自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和陈勇彬是同事。还有陈灵石的母亲,和丈夫在同在一个研究所,并且研究的课题恰和为儿子所报课题有很大的相似度,这说明夫妻俩是齐心协力为儿子动用关系和资源。如果陈勇彬真要是诚心道歉,应该把这里的内幕不妨也提一提,既然敢做,为什么不敢说呢?

结束语:陈灵石参赛课题曝出问题,现在又有一个新名词大火,这便是“学二代”。看到陈勇彬的道歉说明,实在让人无法相信他出自真心。因为对于一个不遵守规则的人来说,永远会把利益放在第一位,现在事情败露,用虚情假意的致歉想掩盖违规和违法的行为,相信大众绝不会同意,必须要严惩参与造假之人。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