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房价调控现状及未来发展

2024-03-06 11:45热度:5131

  首先声明,以下观点仅代表个人看法。2011年房产调控史称“最严厉的房产调控”,中央政府出台种种限购限贷限外令也是出于迫不得已。国家经济要实现尽快转型,不能再过多的依靠创造不了任何持续效益的“铁公基”,靠大卖土地、大建高楼、大修高铁来硬性拉动GDP增长、促进财政收入增长的模式并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使现在的国民经济出现了冰火两重天的现象。房价、物价越来越高,人民的实际收入水平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增长,CPI(消费价格指数)不断攀高,购买力持续下降,十二五期间中央提出要建设3600万套保障性住房,对商品房市场会形成不小的冲击。
  今年是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中央经济工作12月12-14日召开,温总理讲话要坚定不移的执行房产调控使其回归到一个民众可以接受的程度,适时的进行预调和微调,大致意思如此。
  意即看经济形式来进行房产调控,领导说话都是很圆滑的,留有足够回旋的余地。进入十月份、十一月份,房市调控拐点隐现,大中城市房价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之前一直是成交量跌落价格未见松动,房产调控成果初现,也进入房产调控的关键时期。临近年底,开发商面临资金压力普遍较大,以万保金招为首的房企纷纷开始降价促销,以量套现。专家预测,房价跌落20%是政府、银行、开发企业可以承受的,如果跌幅过大,恐将引起民间“恐惧性抛售”,从而严重干扰金融、经济、社会秩序,意即房地产市场的危机不在房地产本身在金融行业,像美国、日本等国家均出现房产泡沫刺破后经济长期萎靡不振的状况,中国当引以为戒。
  中国的发展总的来说,一直是在求稳定。只有稳定了,别的才好说,所以房价出现大的涨或跌、房产泡沫急剧破灭,或言之房地产崩盘了对政府对老百姓都不是件好事情,到时候引发的一系列连锁效应会使经济遭受重创,社会出现一定程度的动荡。
  现行的房产调控主要是靠行政手段来干预市场进行宏观调控,这是临时性的、迫不得已的行为,要逐步过度到依靠经济手段。等条件成熟之后,主要指制度完善之后(房管、银行、地税、社保系统统一联网,全国大中城市统一联网以便进行房产查询)有节制的鼓励和限制居民购房,如家庭第一套住宅(刚性需要)免征契税、国家给予一定程度的补贴,第二套住宅开始加重税额,以此类推征收房产税。把中国老百姓置地买房的热劲通过经济税收手段转移到实业、制造业上来,鼓励人们创办实业,因为中小企业收纳着全国80%的劳动力,在政策上、税收和信贷方面给予一定程度的关照,而不是雁过拔毛、税费过重、信贷不良造成民企大多短命。只有这样中国的经济才会回归到一个合理运转的轨道上来,分析中国的房地产走势不能单独的“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要放在政治、经济背景下去看待,这样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就当前来说,房产调控已经进入深水区,中央政府出台这么个限购令可以说是已经把能使的招数使的差不多了,已经见底了,房产调控确实也收到了成效,现在房市普遍被认为进入了下滑通道,预计在明年2月份左右房价会到最低点,那个时候或许是个抄底的好时机。当然了,也要看选择什么地段的什么房子,综合分析性价比做出决定才是理性的选择,不得不说在我国刚性需要是很强的,只不过房价居高不下、资源分配不合理造成了如今的房地产现状----绝大多数刚性需求需要买房的人买不起房,绝大多数买的起房的刚性需求都变成了房奴。中国的市场还是很可观的,需求很大,只不过需要把经济发展模式重新进行调整、市场秩序重新确立才会满足这种需求。现在世界范围内,经济形势都不容乐观,金融危机、通货膨胀、失业率高涨、制造业危机,明年的经济形势很复杂,房产调控出现变数也不无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