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科技公司能够做些什么?

2024-05-02 08:52热度:2699

献爱心吧!

你好!我分享个科技公司“不捐口罩,不捐物资,捐1000个小时”的案例!它从天时、地利与人和的角度而言都是相当棒的,是个可值得学习的。

一、天时:疫情的“宅生活”

疫情肆虐,少出门宅家生活是多数人的共性。在狭小的空间里,最大的资源就是“闲暇”时间。

一方面是许多优秀的各个领域专家讲师,他们有的知识与经验,没有口罩和物资可以做贡献,更不能出门到处开讲座做分享,聚集人群就是给社会添乱。疫情之中,光有一身“墨水”,想用闲暇时间为社会贡献力量,该如何出力呢?

另一方面则是疫情宅家的年轻人,不能工作,除了打游戏、刷剧之外,对自己的成长,很多人都是有焦虑和迷茫的。这份迷茫和焦虑,在疫情灾害之下,变得更为深重了。

这是两个“信息不对称”的人群,在疫情的这个“天时”下,专家们就捐赠时间,运用高科技在线来一场远程对话,给年轻人指点迷津,做到资源整合,切入点就出来,这就是“天时”的背景。

二、地利:宅生活最重要的载体就是“手机”

疫情的情况不明朗,复工时间的推迟,一方面是为了疫情,另一方面也是让手机载体的使用时间越来越长,这就是最好的地利条件。

如今这种在线学习的各种软件多如牛毛,其实也都是科技公司开发的产品,如何借助这个“地利”,把产品推出去,培养用户的习惯,等疫情过后,如果体验很好,这个科技公司的产品自然就无形中培养了一批用户。

三、人和:寻找乐意捐出时间的专家讲师等

谁来做分享,如何汇集这样的一群老师就是属于“人和”。目前这个公益活动汇集包括:

类别一:组织创始人、合伙人、首席官等,这个名单里有来自各个公司的创始人、核心高管,例如奇葩说辩手邱晨、猎聘副总裁江莉、红杉资本合伙人曹曦等等。

类别二:福布斯中国“30 岁以下精英榜单”人物,例如,抑郁研究所所长任有病、青团社创始人莫凡、实习僧创始人陈俊宇等,他们将在不同领域,给与参与者答疑指导。

等等,只要拥有这些人的资源,举行这样的公益活动很容易被他们接受。

总之:科技公司通过这样公益活动,有两个难得的意义:

1、实现意义:一方面 能够给青年人分享经验的前辈,通常都比较忙碌,最近是难得他们在家略微有空的时候;另一方面是上进的青年人往往冲得比较猛,最近在家,是个难得的梳理自我和未来的时候。他们捐出的1小时远程交流,可能直接改变另一位年轻人的人生,价值意义重大!

2、公司的意义:科技公司就是助力这种特殊时期最好的机会,科技改变生活,产品就是最有力的工具。可以说,当前,各种各样可以节省人工,减少人员聚集,又能提升效率,给予用户便利的科技产品都存在巨大的潜在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