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疫情期间各地陆续放宽房地产政策的做法,你如何看待?

2024-05-31 19:20热度:8720

在当前疫情期间,疫情对经济暂时有所冲击,有些地方认为解决方法,仍用房地产,仍用卖地,土地财政比较有效对冲下降压力。也会从房地产是经济重要支柱,是上下游产业链就业人数较多,稳住了房地产就是稳住了民生,而且又是资金蓄水池角度考虑,所以才急于推出放宽房地产政策。

除稳房地产就是稳民生,房地产是资金蓄水池外。我们前几十年房地产是有这些积极作用。但随着我们现在把房子总量己造到远远大于总需求,房价己脱离真正居住需求者时,房地产就有更多破坏作用。

我们发展房地产目的是为了人们居住需要,不是金融投资产品用来买后空置待涨获利,而且房子造的太多,占用耕地面积越多,我们粮食安全交给别国能安全吗?发展房地产不能成为一个口号,不能一直造房下去,一种永远可用的刺激经济手段。房地产有其特殊性,在总量没超过总需求,房价合理时,应发展房地产,当己供大于求,房价己还离购买者实际能力时再发展房地产,对经济就有巨大虹吸破坏作用。

我们为了一时卖地利益。继续运用房地产来刺激经济。房地产商高价把地买去,造的房房价更高,又变成空置投资品。从整体长期利益并不有利,它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生产成本,人们生活成本。而且这有违不再把房地产作为短期刺激经济手段的精神,也损害了我们诚信度,让更多企业人员,再一次相信我们离不开房地产,房价永远会涨的预期,大家都不干实业,全民再继续银行贷款,继续炒房下去。我们不能因小失大。

至于稳房价就是稳民生更是一个房地产利益集团的借口,他们把房价等同于民生。请问这些年房价不停这么快上涨,民生成正比例上涨了吗?反而产生了更多房奴。

至于房地产是资金蓄水池更是一种错误认识。我们如果市场上资金多到需要蓄水池来存放,那末为什么一直是市场缺钱,需求超发货币来解决。我们为什么会市场一直缺钱,是因为高房价,超过其价值的高房价一直在超量虹吸着市场资金。就象是一个洞,放再多水,又通过这个洞流到了不该流入的房地产,不堵住房地产这个漏洞,超发再多货币,很多货币也不会流入其他实体经济,反而造成货币贬值,超发货币这种恶性循环。

我们要有定力,不要一有困难就乱下药。当前解决方法我建议如下:第一我们有房有地租给企业或个人的。暂缓收取租金,等战胜疫情恢复生产营业后一段时间再通过减免一部分租金方法收取,这是特殊情况,而且有些是以季度年度来计算的,我们房主房东也应分担一部分损失,不这样不少中小企业商店,春节没盈利,又要交租金会为此倒闭一大批,反过来没人租长期对房东也不利。

第二对企业等,为了留住人,在这不上班期间,发些钱让员工用于生活。等疫情过后恢复生产、营业,可采用半月休息一天方法,通过几个月把员工缺勤时间,生产销售补回来。用原来休息工作工资逐步抵扣现在没工作而发的钱。这样可把企业商店员工损失都尽量减到最小。

我没有看到明确的这样的政策出台,不过这样的政策即使出台也是适当的。

首先我们来看大的方面,疫情本身对于中国经济产生了非常严重的影响,这点是大家都能看得到的,从宏观上来说,我国经济从2019年下半年正在处于触底反弹的态势,但是这样复苏的苗头被疫情暂时抑制住了,因此现在面临的冲击可能比2003年的非典疫情影响更大。

所以为了拉动整体经济的增长支撑房地产也是理想的政策之一,因为至少在目前房地产对地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是很明显。

另一方面适度的放宽房产政策也是为了让房地产企业能够渡过难关。

很多人理解有一定的问题,房地产企业并不是站在房价的对立面的,只有更多的房地产企业加入到市场中进行建设,才能够向市场提供更多的房源,从而提升供应,让房价适度的下降。疫情期间很多房地产都遭遇了寒冬,所以很多企业的资金流出现了问题,面临破产,如果这些房地产企业集中出现了破产,那么在疫情过后,房地产市场的供应就会出现问题,补偿性的上涨也是很可能出现的。

所以在目前放宽一定的房地产限购,让房地产企业能够缓过来,一口气撑过这次寒冬,对于整体房地产的稳定非常重要,不需要太过诟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