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房产

南京4幅重要地块未破最高限价, 你怎么看?

2023-07-31 23:05热度:2743

(1)之前的金辉白马云著,楼面价23017元/㎡,本次的4块地最高限价都是2.3万/平以下,这是一种防止地价被打破的“设置”,南京很讲政治;

(2)从本次土拍来看,如此优质地块也未触及最高限价,可见房企普遍谨慎,“爆冷”是有点的,除了有的地块太小之外,顾虑点可能在于江北目前严防死守的3万红线限价,另外,也在顾虑大环境背景,对2019上半年拿地积极的房企在融资方面有所约束。这造成了犹豫;

(3)1.8万地价,还是2.3万地价,并不直接影响到最终售价。毕竟最终市场能接受的售价要看地段和产品价值。香港置地当初的地价也不到1.8万,但依然能卖出3万,且受追捧。而2.2万的非核心区地王,卖3万还不到,去化还很一般。因此,地价-房价的关系,本质上要看地段,而不是表面的拿地价;

(3)核心区地价基本都到了2万左右的水准,本身也不低。但江北核心区每次拍地的节点都在“不太好”的时刻,非核心区倒有时倒在狂热时拍地,单价很多在2.2万、2.3万,而核心区的拍地往往都不高,2万以下。是的,这也造成了很有意思的江北地价倒挂!目前核心区二手房普遍在3.5万~4.3万之间。当然,核心区房价整体突破4万,这个可能性短期较低。要看建设推进的速率,尤其4号线、金融中心等重要资源的堆叠,对核心区房价和区域认同度极为重要;

(4)老百姓认为江北核心区荒,发展不太快。主要是基于状态表象,比如地铁、大楼、住宅、成片功能区的观感,但实际上,江北新区的发展是比较快的,产业(芯片等)落地、新金融创意街区、地下城建设等,已经很快了。只不过复杂建设需要规划、施工的周期。

未来的江北核心区,不是方向性的第一层级问题,而是节奏和速率的第二层级问题。

毕竟,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地价跌宕起伏,冷冷暖暖,不碍大格局与趋势

1、全国城镇化流入人口逐年放缓,年净流入人口的减少降低住房需求;

2、随着常住新增人口的放缓,新增住房预期持续降温,根本上扭转住房供需关系,造成土地拍卖价格持续降温。

3、国家队房住不炒、限制资金流入的政策,更是釜底抽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