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如何调动农技人员的积极性的措施

2023-07-12 06:10热度:769

当前,我国基层农技推广工作人员普遍热情不高,工作积极性不够,没有安心本职工作现象较严重,使一些农业新技术、新品种不能及时得到推广应用,使得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无法顺利进行,影响了农业经济的增长和农民增收。
  经调查分析,认为造成这种现象原因是当前农技人员的积极性还没有充分发挥,具体有以下几个方面因素影响农技人员的积极性:
  (一)思想观念存在误区。
  部分农技人员的价值取向扭曲。受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和思想政治工作弱化的影响,少数农技人员的思想素质下降,缺乏献身农业科技事业的责任感,为农服务意识退化,暴露出追求实惠、金钱至上的倾向,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技人员作用的发挥。
  (二)激励机制不够。
  现有的人事制度没有建立能上能下的机制,农技人员晋升渠道不畅。对30岁以上的人员而言,事业技术人员和公务员隔着一道无法逾越的鸿沟,导致部分农技人员认为升迁无望,干好干坏一个样,严重影响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三)基层领导重视不够。
  由于各种条件限制,导致抓农业工作风险大、难度大、耗的财力大,见效慢而不易出政绩,许多基层政府领导因心有余而力不足,不愿花精力和财力抓农业,更谈不上重视农技推广,挫伤了农技人员工作的积极性。
  (四)整体业务素质有待提升。
  目前从事农业科技工作的人员,学传统农业的多,懂新兴学科的少,部分急需专业出现断层,部分专业人员又被日益高速发展的新科技所淘汰,再加上现行的农技人员继续教育因经费少而流于形式,农技人员的业务素质与技术进步要求不相适应,农民对其技术不感兴趣,他们宁愿相信种植大户和土专家而不信农技员。这样,工作中容易出现挫败感和沮丧感。
  (五)待遇条件有待改善。
  基层农技人员属于下等0事业人员,社会地位低、工作条件差、工资福利待遇低、合理的个人所得难保证、工作手段落后,一部分年轻有能力的农技干部因此另谋高就。
  (六)财政对基层农技推广投入经费不够。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对农业生产、农村建设的财政投入力度较大,相比较而言,对农技推广投入比重明显不足。一是对科研试验、示范推广经费投入不足,工作无法开展。二是对基层办公环境改善不够,有的基层单位住的是危房,没有必要的办公场所和设施设备,技术推广工作仍处于原始阶段。三是基层人员工资无保障。一些地方财政只拨给农技人员部分基本工资和政策性津补贴,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办公经费、差旅费、技术试验示范推广费等一般由单位自筹。经费严重不足,严重地制约了农技人员作用的发挥。
  如何充分发挥农技人员的积极性,笔者进行了一些思考。
  一、解放思想,转变观念,激励工作热情。
  农业科技成果转换很大程度上必须依靠农技人员。农技人员能否充分发挥积极性,是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一要树立以科技进步为核心的农业发展理念。二要树立技术商品化、科技是资本的新观念。三要不断提高农技人员思想素质,在农技队伍中大力倡导创新、奉献、求真、务实0的科学精神。
  二、加大财政投入,优化工作环境。
  一是增加农业科技推广投入。各级财政对农业科技事业的投入在总体上要与农业发展相适应,保持一个合理的增长比例,争取每年安排一定的农业技术引进专项资金和推广资金。二是进一步改善农技人员的待遇。农技工作是艰苦工作,收入少,无灰色收入,个人和单位收入渠道狭窄,建议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帮助他们解决工资福利等实际问题,使其能安心工作。三是改善工作条件。逐步改善办公条件,添置必要仪器设施。同时,将必要办公经费、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等纳入财政预算范围。四是抓好农技人员继续教育。为农技人员的知识更新、继续教育创造条件,把农技人员的免费业务培训纳入重要议事日程,通过专业培训,定期进修、讲座研讨等形式,分层次抓好农技人员的继续教育,让农技人员的继续教育不再成为个人负担。
  三、完善配套政策措施,鼓励广大农技人员到生产第一线建功立业。
  完善配套各项政策措施,使部分农技人员成为农业科技领头雁0,充分调动农技人员领办、创办高效规模农业的积极性。一是完善放活农技人员的一系列政策措施,进一步修订已有的放活政策和办法。二是配套完善各项科技承包制度。三是积极支持农技部门在在按政策开展有偿技术服务的同时,创办农业科技经济实体。四是建立健全各种奖励制度,以实绩为标准,按贡献论奖赏,对在农业生产一线作出贡献的农技人员实行奖励或重奖,鼓励他们多出成果,多作贡献。
  四、建立能上能下的激励机制。
  农技人员的工作职能是为民服务,要增强这一支履行公益职能的队伍,一方面要建立能上制度,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优化人才资源配置,打破人才部门所有,条块分割现状,促进部门间人才的合理流动,畅通农技人员的上升渠道。另一方面要建立能下制度,相关部门要加强工作业绩考核,彻底打破不作为的农技人员的铁饭碗0,严格实行按岗聘用制,使在岗人员增加紧迫感、责任感,树立危机意识,开拓创新意识,真正让能干事、会干事的人有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