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聚焦

什么叫“关于符合《汽车产业发展政策》的说明”。

2024-05-31 14:17热度:6028

《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对于规范发展汽车产业是一长期利好
《汽车产业政策》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消费都给出了相应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意见,将对汽车产业规范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我们认为《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度,避免低平重复建设,对于规范发展汽车产业是一长期利好。
提高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抑制投资过热。新产业政策的进入门槛大大提高,同时还建立了退出机制。政策颁布后非汽车企业要想进入汽车领域只有通过并入大的汽车集团,或由其他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才可进入。
传统的三大汽车集团垄断的格局将被打破,未来将形成新的市竞争格局。《政策》提出15%的底线,标准将打破原有的三大汽车集团垄断格局,将形成新的市场竞争格局。
鼓励自主品牌开发,《政策》提出了自主开发的形式并对自主开发给予政策上的支持,限制依赖散件组装方式生产汽车,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经营。
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政策》中鼓励发展环保型小排量汽车和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我们认为这些将改变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的格局,小排量微型车如长安、哈飞等将受益。
鼓励零配件企业进入国际汽车零配件采购体系。《政策》指出零部件的发展方向并将对优势零配件企业给予政策支持,我们认为这有利于汽车零配件企业的做大做强,对产品在同业中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已经与外资企业进行合作的上市公司如曙光股份(600303)、威孚高科(000581)的发展有利。
支持发展汽车信用消费。汽车消费政策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一起捆绑出台,政策重申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表明随着私人购车比例的增大,政府在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上会有更多的作为。
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虽然从长期来看是利好消息,但短期内对汽车类上市公司并无实质性影响。由于受信贷政策收缩、钢铁等原材料涨、近期油价的持续上涨导致汽车综合使用成本大幅上升、汽车产能扩张,供需不平衡、通过抑制投资的宏观调控使得作为运输性生产资料的汽车短期需求受到影响等等导致汽车厂商竞争进一步升级、行业利润增速减缓、毛利率下降成为必然。汽车板块普涨可能性较小,但部分龙头上市公司在持续下跌后股价出现明显低估,仍然具有投资价值。
《汽车产业政策》(以下简称《政策》)于6月1日正式出台,新的产业政策对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消费都给出了相应的规范性和指导性意见,将对汽车产业规范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我们认为《政策》的出台将有力推动汽车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扩大企业规模效益,提高市场集中度,避免散、乱、低水平重复建设,对于规范发展汽车产业是一长期利好。
《政策》相对于1994年的汽车产业政策增加和修改了很多内容,主要包括政策目标、发展规划、技术政策、结构调整、退出机制、准入管理、商标品牌、产品开发、零配件及相关产业、营销网络、投资管理、进口管理、汽车消费等13项主要内容。《政策》对汽车自主开发、汽车企业准入标准、汽车消费等热点问题都进行了较详细的规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提高准入门槛、建立退出机制抑制投资过热
与1994年的汽车产业政策相比,新产业政策的进入门槛大大提高。政策要求“新建汽车生产企业的投资项目,项目投资总额不得低于20亿元人民币,其中自有资金不得低于8亿元人民币,要建立产品研究开发机构,且投资不得低于5亿元人民币。新建乘用车、重型载货车生产企业投资项目应包括为整车配套的发动机生产。”门槛提高的同时建立了退出机制,强调不能维持正常生产经营的汽车生产企业不得向非汽车、摩托车生产企业及个人转让汽车、摩托车生产资格,汽车生产企业不得买卖生产资格。这两项规定就对近几年来其它非汽车行业进入该领域进行了限制。政策颁布后非汽车企业要想进入汽车领域只有通过并入大的汽车集团,或由其他汽车企业兼并重组才可进入。今后国内手机、家电等众多民营企业想进入汽车领域将比较困难。
传统的三大汽车集团垄断的格局将被打破,未来将形成新的市场竞争格局
《政策》中国家重点支持国内大集团的思路并没改变,但政策提出15%的底线,即企业生产的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在15%以上的或汽车整车年销售收入达到全行业整车销售收入15%以上条件的,都可作为大企业集团。我们认为该标准将打破原有的三大汽车集团垄断格局,将形成新的市场竞争格局。三大汽车集团以外的企业若通过兼并重组,只要达到15%底线的标准就可以作为大企业集团享受同等待遇。
鼓励自主品牌开发
《政策》提出了自主开发的形成并对自主开发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对于符合国家技术政策的研发活动给予税收上的支持,对于符合国家促进企业技术进步有关税收规定的自主开发科研建设投资可在税前列支,限制依赖散件组装方式生产汽车;进口散件装车构成整车特征要按整车纳税;鼓励企业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实施品牌战略经营。目前依靠CKD(全散件组装)的品牌主要是非上市汽车企业的产品,如北京现代、索纳塔等,主要是非上市公司品牌,该规定对上市类轿车公司影响不大。
鼓励发展小排量汽车和新能源
新《政策》中鼓励发展环保型小排量汽车,鼓励汽车生产企业开发生产新型燃料汽车,支持研究开发新型车用燃料,汽车产业要结合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积极开展电动汽车、车用动力电池等新型动力的研究和产业化,重点发展混合动力汽车技术。我们认为这些将改变目前国内汽车产业的格局,小排量微型车如长安、哈飞等将受益。
鼓励零配件企业进入国际汽车零配件采购体系
《政策》指出汽车零部件工业的发展方向:要适应国际产业发展趋势,满足国内外市场的需要,努力进入国际汽车零部件工业采购体系。对于优势零配件企业国家将在技术、融资以及兼并重组给予政策支持。我们认为这些《政策》有利于汽车零配件企业的快速发展,对产品在同业中具有一定竞争力和市场份额、已经与外资企业进行合作的上市公司,如曙光股份(600303)、威孚高科(000581)等是将有利于其进一步做大做强。
支持发展汽车信用消费
汽车消费政策和《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一起捆绑出台,《政策》指出允许消费者以所购汽车作为抵押获取汽车消费贷款;外资可开展汽车消费信贷、租赁等业务,重申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改善汽车使用环境,维护汽车消费者权益。这表明随着私人购车比例的增大,政府在培育以私人消费为主体的汽车市场上会有更多的措施。
新的汽车产业政策虽然从长期来看是利好消息,但短期内对汽车类上市公司并无实质性影响。由于受信贷政策收缩、钢铁等原材料涨、近期油价的持续上涨导致汽车综合使用成本的大幅上升、汽车产能扩张,供需不平衡、通过抑制投资的宏观调控使得作为运输性生产资料的汽车短期需求受到影响等等导致汽车厂商竞争进一步升级、行业利润增速减缓、毛利率下降成为必然。汽车板块普涨可能性较小,但部分龙头上市公司在持续下跌后股价出现明显低估,仍然具有投资价值。目前市场上对汽车行业本身的发展前景出现分歧,汽车行业指数明显低于大盘,走势较弱,我们对其基本面表示谨慎,认为汽车板块普遍上涨机会的可能性较小,但行业内优势企业将在竞争中壮大,部分龙头上市公司在持续下跌后股价出现明显低估,仍然具有投资价值。另外行业内仍然能够维持稳健增长的上市公司依然具有中长线投资机会。从市盈率来看部分公司也具备了投资价值,目前汽车上市公司04年平均动态市盈率已较低,约为16倍左右,如长安汽车等公司市盈率则更低。我们认为轿车类上市公司上海汽车(600104)、长安汽车(000625);客车类上市公司中宇通客车(600066)、安凯客车(000868;货车类上市公司江淮汽车;汽车零配件曙光股份(600303)、威孚高科(000581)、万向钱潮(000559)等有投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