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宏观的社会背景怎么理解

2024-05-31 14:11热度:2193

通俗的就是指社会的经济趋势.国家的态度倾向引导方向等.

如现在的宏观背景就是 扩大内需,提高农民福利,保护农民土地等.作为相关产业,只要符合宏观规划,一般都不会出现太大问题.

还泛指国家的经济制度,法律,金融体系等.

近期的100字左右的有关社会民生类的新闻和评论文章

一个新闻:火车上,孕妇强行和小伙子换铺位。

非常典型的一幕“民与民之间冲突,最后权威出现”的案例。绝对大部分网友站在小伙子一边,指责刁蛮的孕妇,发泄对权威(借花献佛的集权领导?)的不满,发誓要打官司告状捍卫财产权和尊严

他们的不少观点我也赞同,但非常想说一句:在讨论这些高大上理论之前,能不能先找个下铺,让孕妇姐姐先躺下。

什么办法不重要,小伙子的铺位、别人自愿让的另一处下铺、轮流给她用的几个下铺、派代表找列车长要求员工的一个下铺、抓阄给她抓个下铺(另一倒霉蛋产生)、劝说孕妇丈夫多给小伙子一点补偿,总之,让一个7月身孕的妈妈和胎儿得到人道主义关注。

王丽华 于 2015/4/20 凯 迪 猫 眼 看 人

口述宏观调控

宏观调控由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所提出,是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一种调节与控制,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
  宏观调控(简称宏调)是政府运用政策、法规、计划等手段对经济运行状态和经济关系进行调节和干预以保证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市场经济中,商品和服务的供应及需求是受价格规律及自由市场机制所影响。
  市场经济带来经济增长,但会引发通货膨胀,而高潮后所跟随的衰退却使经济停滞甚至倒退,这种周期波动对社会资源及生产力都构成严重影响。所以宏观调控是着重以整体社会的经济运作,透过人为调节供应与需求;保持国民经济的适度增长率;合理调整产业结构;保持物价总水平的基本稳定;实现劳动力的充分就业;公平的收入分配;国际收支平衡。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