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泣血的金币,悲惨的奴隶,为何奴隶贸易在中世纪的欧洲死灰复燃?

2024-05-31 15:50热度:5567

背景黑奴们像牲畜一样被沉重的铁链锁住,在奴隶贩子凶恶的皮鞭下,密密麻麻得像沙丁鱼罐头一样被塞入拥挤并且散发着浓烈得恶臭的船舱,踏上了前往美洲大陆的艰险之旅。漆黑的船舱里,压抑着的氛围,黑奴们谁都不知道自己能否活着到达美洲,亦或是在途中就被奴隶贩子扔进了大西洋,被大海所无情吞噬,成为了尾随贩奴船之后鲨鱼群的盘中餐。这样的人间惨剧,在十五世纪中叶至十九世纪末的非洲,几乎天天在上演。非洲的奴隶贸易,这项被马克思称之为“贩卖人类血肉的”罪恶交易,让无数的非洲黑人背井离乡,成为了美洲大陆上的白人种植园中的奴隶。

泣血的金币,悲惨的奴隶,为何奴隶贸易在中世纪的欧洲死灰复燃?

(贩奴船的结构)

泣血的金币,悲惨的奴隶,为何奴隶贸易在中世纪的欧洲死灰复燃?

非洲大陆早期的奴隶贸易情况非洲大陆的奴隶贸易渊源流长,早在公元1世纪,非洲的黑人奴隶作为商品便通过贸易被带到了北非。公元7世纪左右,阿拉伯人兴起之后,把从东非地区俘虏来大批黑人充作自己的奴仆。有部分黑人奴隶通过阿拉伯人的贸易,被卖到了中国,在中国的古籍中便有了“昆仑奴”的记载。

泣血的金币,悲惨的奴隶,为何奴隶贸易在中世纪的欧洲死灰复燃?

《隋书》卷八二《南蛮传·真腊》:“人物小而色黑。妇人亦有白者。悉卷发黑身,性气捷劲。”

泣血的金币,悲惨的奴隶,为何奴隶贸易在中世纪的欧洲死灰复燃?

但早期的非洲大陆的奴隶贸易规模依然较小,只是作为一种具体交易的商品而存在,直到欧洲奴隶贸易的兴起。

泣血的金币,悲惨的奴隶,为何奴隶贸易在中世纪的欧洲死灰复燃?

(图为黑奴贸易路线图)

泣血的金币,悲惨的奴隶,为何奴隶贸易在中世纪的欧洲死灰复燃?

葡萄牙、西班牙的征服为了寻找到前往东方贸易的新航线,获取东方的财富,以葡萄牙和西班牙为首的西欧各国纷纷投入巨资,对非洲以及大西洋进行了不懈的探索。1441年葡萄牙人首次从非洲带回了十几个黑人并拍卖为奴,获得了不菲的收益。1492年,哥伦布发现了美洲的新大陆,奠定了黑奴贸易的基础。到了十六世纪,随着西班牙和葡萄牙对美洲殖民地的征服,掠夺黄金和白银带来的杀戮,导致美洲大陆印第安人口大幅减少。同时随着对美洲的进一步开发,南美的甘蔗种植园的兴起,而本土印第安人因为大屠杀和欧洲人带来的瘟疫导致人口大幅减少,这就导致南美洲当时劳动力奇缺。为了解决南美甘蔗种植园的劳动力问题,西班牙和葡萄牙开始鼓励进行奴隶贸易。西班牙采用了一种称为“阿西恩托”的契约承包制度,允许奴隶贩子向西班牙所属的殖民地贩卖黑奴,而葡萄牙也仿照采取了相应的制度。从此,奴隶贸易变成了正式的国家化的生意。从此大批的黑奴被从非洲贩卖到了美洲。(图为西班牙和葡萄牙征服美洲)

英国的奴隶贸易崛起从十七世纪初,英国政府出面成立了贸易公司,积极垄断海上贸易。1660年,英国成立“皇家开发非洲公司”,随后又成立“皇家非洲贸易公司”,大大促进了黑奴贸易。这些贸易公司获得了国家的资助,整个组织和结构非常严密,更有英国皇家海军的支持。这些公司通过奴隶贸易和“三角贸易”获取巨额的利润。据统计,奴隶贩子每出航一次,一般可以获得100%-300%的利润,最高可达1000%。到了1698年,英国国会正式通过了“奴隶贸易法”,正式使奴隶贸易变成英国的国家生意。 1713年,“乌特勒支条约”签订后,英国人彻底获得了奴隶贸易的垄断权。(图为黑奴在种植园劳作)

十七世纪中叶,随着英国产业革命的进行,奴隶贸易成为了英国原始资本积累的重要途径。英国棉纺织工业的兴起,需要大量的棉花等原材料,这样大大刺激了以北美洲为主的棉花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奴隶被从非洲贩卖到美洲的棉花种植园从事棉花的种植,非洲的沿岸到处都有奴隶贩子进行交易。马克思称之为“非洲变成商业性猎获黑人的场所”、“资本积累的主要因素”。到了1790年美国建国后,仅美国就有黑奴近70万人。(图为英国及欧洲各国在北美的殖民地)

结语非洲的黑奴贸易兴起,有深刻的经济原因。在大航海时代开启之前,西欧的经济主要是以封建的庄园制经济为主,属于当时世界的“贫困”地区。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导致西欧直接通往东方的商路中断,土耳其的奥斯曼帝国与埃及的马穆鲁克王朝控制了东方通往西欧的贸易路线,从中收取高额的税金,使得东方的商品在西欧的价格高昂,特别是东方的香料等必需品,价格至少是原产地的6倍。欧洲的贫穷促使西欧各国积极拓展新的贸易线路,最终发现了新大陆和新的贸易线路。在对金钱的渴求之下,黑奴贸易,这项拥有高额利润的生意快速兴起也就不奇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