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对当前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认识和看法

2024-05-30 18:38热度:1332

国际形势总体稳定,但挑战日益增多。世界加速进入经济动荡、格局调整、体系变革的新阶段。
  一、金融危机席卷全球,国际社会加强应对。美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百年一遇”的全球性金融危机,严重冲击世界经济金融体系,挫伤了各国对世界经济增长前景的信心。危机由虚拟经济加速向实体经济蔓延。发达经济体普遍陷入衰退,美国第三季度经济增长率环比下降0.5%,为7年来的最大降幅。欧洲和日本成为金融危机连锁影响的重灾区。新兴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不同程度受到殃及,亚洲、拉美、非洲经济增速明显放缓。国际油价粮价大幅波动,原油价格跌破每桶40美元。在全球经济面临衰退的背景下,国际贸易和全球外国直接投资(FDI)明显下滑,贸易保护主义再次抬头。危机也导致一些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社会问题突出,失业率普遍上升。美、欧、日、中、俄等多国政府纷纷出台财政和货币政策刺激经济增长, 并在华盛顿举行首次20国集团金融峰会,国际社会表达出加强政策协调,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强烈意愿,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呼声日益升高。但危机尚未见底,其对国际体系及格局演变的影响值得高度重视。
  二、地缘战略竞争激烈,大国合作大势所趋。俄罗斯与格鲁吉亚围绕南奥塞梯问题爆发武装冲突,表明国际关系中的传统地缘政治和军事安全因素依然突出。俄与美欧关系一度趋于紧张,双方的交流与合作出现一些困难。此外,大国在政治、经济、军事、安全乃至软实力方面的较量依然存在,围绕深海、极地和太空的争夺正在逐步展开,战略利益竞争日益突出。但金融危机的爆发客观上缓和了大国关系。面对严峻的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各大国普遍认识到加强合作、共渡时艰是唯一的共同选择。美、欧等传统发达国家加强彼此协调,并加大对新兴发展中大国的借重。大国关系的合作面回升。奥巴马顺应时势,以“变革”为口号当选美首位黑人总统,将着手调整美内外政策,可望重视大国合作和多边主义。美俄相互释放改善关系的信号,双方领导人在俄格冲突后首次聚首金融峰会。欧俄重启新伙伴关系计划,并将探讨建立新的欧洲安全机制。大国间既合作又竞争的总体框架得以维持。
  三、多极化趋势深入发展,新兴大国崭露头角。世界各主要力量实力此消彼长,推动国际格局和国际体系深入调整演变。美对外战略受到伊拉克、阿富汗局势影响,不断加大对盟国和多边机制的借重。欧洲一体化推进遇到困难,日本政府更迭,内顾倾向加大。新兴发展中大国日益成为世界经济增长和国际格局演变的重要推手。俄罗斯战略进取态势明显,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在国际舞台上日益活跃。中国成功举办奥运会、妥善应对一系列困难和挑战,备受瞩目。“金砖4国”、“展望5国”和“新钻11国”发展潜力巨大,彼此加强协调,在全球事务和国际体系调整变革中的影响迅速上升。新兴大国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突显,在20国集团金融峰会上首次以平等姿态与传统发达国家共同讨论国际经济金融的核心问题。新兴大国群体性崛起为国际关系注入新的活力,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四、亚太合作蓄势推进,新问题新挑战不时涌现。亚太地区国家加强经济金融合作、共同应对金融危机的紧迫感增强,合作步伐加快。APEC、上海合作组织等在加强宏观经济对话、开展能源、交通等务实合作方面取得积极进展。以“10+3”合作为主渠道的东亚合作续有推进,中日韩领导人会议首次在10+3框架外举行,并实现机制化,开启了三国合作的新阶段。以《东盟宪章》的签署为标志,东盟一体化进程迈出实质性步伐。各主要力量继续深入参与地区事务,扩大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亚太地区形势复杂多变,动荡和不确定因素有所增加。部分地区恐怖活动威胁上升,安全形势恶化。孟买恐怖袭击事件导致印度与巴基斯坦关系趋紧。东南亚、南亚等一些国家政局出现不稳,面临的经济风险和挑战增加,地区国家间围绕领土主权等矛盾和冲突时有发生。
  五、热点问题一波三折,全球性问题牵动各方。中东局势再度恶化,哈马斯宣布同以色列停火结束,以对加沙地带发动大规模空袭,以巴冲突升级。朝核问题曲折发展。朝宣布重启宁边核设施去功能化,美宣布终止对朝适用《敌国贸易法》并最终将朝从“支恐”国家名单中除名。但双方在验证等问题上分歧未解,成为进一步推进六方会谈进程的障碍。伊朗核问题僵持不下。欧等向伊递交复谈方案,欧伊间进行了一些接触,但双方未就复谈达成妥协。津巴布韦各派在权利分配问题上矛盾突出,美、欧等继续加大对津制裁。国际刑事法院检察官起诉苏丹总统,使苏丹达尔富尔问题更趋复杂化。刚果(金)、几内亚等国政局动荡不安。索马里海盗问题引起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各方纷纷采取联合打击行动。气候变化、能源安全、发展援助等问题日益突出,成为影响国际局势的重要因素。粮食危机引发多国骚乱,发展问题更显紧迫。落实“巴厘路线图”新一轮气候变化谈判启动。面对日益增多的全球化挑战,国际社会有效治理机制明显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