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孩子考不上浙大却被港大录取了,到底什么样的标准呀?难道港大不如浙大?不会如此吧?

2024-05-30 16:40热度:3811

感谢邀请!我的回答给你一个思考,不是港大不如浙大而是两和学校办学理念不同,还有就是你报的专业问题,专业的冷热情况也是关键,

我们开比较一下港大和浙大

浙江大学规模最大,在浙江省一家独大,对杭州地区有绝对影响力,而且商业气氛浓厚,对学生的培养比较全面化。校内竞争激烈,工科专业比较强势,材料系更被学生认为明星专业。竺可桢学院的成立又吸引了大批考生报考。竺可桢学院相比于北大元培实验班又有一大优势,不仅全面培养人才,还提供更大的选专业空间。

浙江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省部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是首批进入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的若干所重点大学之一。浙江大学前身求是书院成立于1897年,为中国人自己最早创办的新式高等学府之一。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时,曾被分为多所单科性学校,部分系科并入兄弟高校。1998年,同根同源的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浙江医科大学合并组建新的浙江大学。经过一百多年的建设与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基础坚实、实力雄厚,特色鲜明,居于国内一流水平,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的研究型、综合型大学。现任校长是中国科学院院士、固体力学专家杨卫教授。

学校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世界著名的风景游览胜地──浙江省杭州市。其北依苏沪,东接甬港,南联闽粤,是中国东南沿海长江三角洲地区的重要城市。学校设紫金港、玉泉、西溪、华家池、之江等5个校区,占地面积5.18平方公里,分布于杭州市区不同方位。校园依山傍水,环境幽雅,花木繁茂,碧草如茵,景色宜人,与西湖美景交相辉映,相得益彰,是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浙江大学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以严谨的求是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执著的创新精神创造出了丰硕成果,蜚声海内外,曾被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誉为“东方剑桥”。竺可桢、马寅初、卢嘉锡、苏步青、钱三强、王淦昌、贝时璋、陈建功、钱令希、谈家桢、谷超豪、郑晓沧、梁守槃、夏承焘、姜亮夫、李政道、吴健雄、路甬祥、潘云鹤等著名学者都曾在校工作或学习。浙江大学校友中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有160余人,其中在浙大就学者就有90余人。

浙江大学的学科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等十一大门类。学校现有112个本科专业,43个博士后流动站,具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41个,二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42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7个,另有临床医学专业博士学位授权点以及法律硕士(JM)、工商管理硕士(MBA、EMBA)、公共管理硕士(MPA)、教育硕士、体育硕士、农业推广硕士、风景园林硕士、兽医硕士、公共卫生硕士、工程硕士、建筑学、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汉语国际教育14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14个,二级学科国家重点学科21个。国家重点(专业)实验室14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5个,国家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3个。国家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7个,国家工科基础课程教学基地4个,国家战略产业人才培养基地3个,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1个和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1个。

学校师资力量雄厚,现有教职工84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3人,中国工程院院士13人;教授及其他正高职人员1200余人,副教授及其他副高职人员2400余人。全校有全日制在校学生3900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9500余人,博士研究生6600余人,本科生22900余人;另有攻读专业研究生学位6200余人,外国留学生1700余人。

“国有成均,在浙之滨”。如今,有着百年辉煌历史的浙江大学,肩负着新的历史使命。作为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试点之一,她将通过改革与发展,努力建设成为以“综合型、研究型、创新型”为办学特色,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为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民族振兴、国家富强做出应有的贡献。

香港大学(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简称为“港大(HKU)”,是一所位处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其奠基于1910年3月16日[1],次年3月30日正式注册成立,是香港历史最悠久的高等教育机构。建校初期,香港大学规模极小,自1912年3月11日正式开学,到1916年12月举行首次毕业典礼,仅有23名毕业生。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香港大学一度处于瘫痪状态,1941年教学全面中止;1948年4月9日复校后,秩序重建与结构转型并举,学校步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缘于殖民地的特殊性,香港大学自创校以来始终采用英语教学,其学术研究多可与欧美无缝对接、良性互动,也得益于此,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以医学、商科、人文、政法等领域见长的香港大学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界一面独特的旗帜,享誉亚洲乃至世界。

香港大学一直只是香港的地头蛇,但近年招收大量内地优秀生源,这些内地生疯狂占据港大的王牌资源---全国最全最好的国际交流计划名额,以至于港大在国外名校的校友越来越多。港大的王牌专业医学法学自然不用说,理学院的化学系依然雄踞中国之最,并且牢牢控制住加州理工学院。港大在又快又稳地发展并提高国际认可度,而大陆生和香港本地学生之间的互相适应也在一点一点地进化过度。然而选择港大依然是一个比较具有高风险的选择,毕竟学生的性格间接决定了他是否能在这样一个特殊环境里面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入学条件:

1. 高考总分

内地高中应届毕业生需凭国家普通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高考)成绩申请入读港校,要求在高考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一般来说,考生实际高考成绩(不含任何加分)至少要达到本科第一批重点大学录取分数线(“一本线”) 。去香港读本科却也不是成绩拔尖考生的专利,考生高考分数达到“二本线”,也有资格申请如香港高等科技教育学院、恒生管理学院等港校。

2. 英语水平

良好的英语水平也是港校招收内地高考应届生的要求之一。港校要求考生的外语考试语种必须是英语。高考中,以150 分为标淮满分计算,考生必须达到120 分或以上,而135 分或以上的英语成绩,是港校奖学金的敲门砖。

3. 面试表现

获得港校录取通知书,考生还须通过港校面试关。港校采用英语为面试语言,考察考生综合能力,要求考生在沟通表达、组织协调、人际交往等多方面有不俗的表现。考生仅有数周时间准备港校面试,据历届申请港校学生评价,面试环节是内地学生入读港校的最大难关。

在香港大学需付学费每年港币柒万元整,住宿费和生活费另外计算。

港大和浙大差距不是一点点:

1.综合能力:进入港大的学生,高考基本达到中山大学以上水准,分数比浙大低一点,但这说明不了知识的差距,浙大只是体现刷题和标准化能力比港大强一点。且港大还要面试综合能力。

2.国际化视野,读书不是为了装知识(如果真是这样,就不用考大学了,直接猫在图书馆看书自学就得了),而是能和不同国家不同社会背景的老师和学生交流,分享和探讨看法,这浙大比不过的。

3.就业能力,港大主要进全球跨国企业,待遇比浙大高很多倍。浙大因找不到满意工作,很大部分继续深造,出去工作的,薪水也一般般。

简而言之,高考你会花很多时间反复的背诵和记忆,以及应付标准化,从95分到98分,你要花几倍的努力,付出与回报非常不经济,走国际路线,你知识弄懂就行,把剩下的精力用于研究和学习更有价值的东西。你在社会上的竞争力就会更强。港大在国内排名,稳在前三是国际公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