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我国正在推行的数字经济战略是哪3条?

2024-05-30 18:22热度:6115

一、是采取清单制梳理我国数字科技的短板软肋,短期内寻找可靠的替代源和备份源,使“卡脖子”技术不因外国的封锁而断供。与此同时,发起专项研发计划,集中力量攻克核心电子元器件、高端芯片、操作系统、数据库、工业软件等短板,补齐数字科技研发链。

二、是面向数字科技前沿领域,设立国家或世界实验室,牵头发起全球大科学计划或工程,更多更好利用全球创新资源,主动嵌入全球数字科技创新链条和生态系统,吸引和积聚全球创新人才。

三、是支持数字科技试点应用,积极利用智慧城市、智能工业、智慧医疗等发展契机,推进数字新科技先行应用,为数字科技应用提供试验平台和应用场景,在应用中不断完善技术,推动数字经济发展。

扩展资料

我国在发展数字基建方面处于起步阶段,相对而言比较滞后。由此,应科学决策、统筹布局,把数据中心、场景中心、区域中心、应用中心有效结合。

一、是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之间的关系。政府要有战略导向和规划牵引,前瞻布局数字基础设施,与此同时,推动交通、能源、水利、市政等传统基础设施数字化升级。

进一步放开市场准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社会投资的积极性主动性,把“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紧密结合,共同构建数字基础设施体系。

二、是正确处理好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之间的关系。对于中央政府而言,做好数字经济发展的顶层设计,通过制定行业规则、设施标准、规划布局、互联互通等,引导数字基础设施的有效投资和有序建设。

对于地方政府而言,充分考虑本地发展情况和财力承受情况,尤其要根据实际需求开展数字基建,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注意避免一哄而上,形成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三、是正确处理好供给和需求之间的关系。以需求为牵引,把应用场景建设置于数字基建的重要位置,鼓励大型龙头企业和平台企业依托自身需求参与数字基建,并开放为社会使用,

实现数字基建供给和需求精准匹配。合理跨区域布局数字基建,将数字基建同金融、物流、交易市场等渠道打通,形成产业链应用生态。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新闻网——加快推进“十四五”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

第一是数据要素。要以数据要素为基础,释放增长潜能,畅通数据流通机制,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同时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以此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市场主体活力。

第二是融合发展。要以实体经济为重点,推进融合创新发展。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研究出台深入推进“互联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体系,促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第三是多元共治。按照包容审慎原则支持创新,同时加强信用监管,实施联合惩戒,不断完善风险防范体系。目的还是要促进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健康可持续发展,造福人民。同时还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探讨数字经济的国际规则和治理体系。

扩展资料:

近年来,中国数字经济增长迅速,成就斐然。但是,在总量持续扩张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不均衡的情况。数字经济若要走得长远,则需要补齐短板,均衡发展。

从区域之间数字经济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各省(市、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差异非常大。2017年,广东、江苏、山东数字经济规模均突破2万亿元,三省数字经济总量占全国数字经济总量1/3。

而西北地区(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数字经济规模总体规模仅为10762亿元,仅相当于我国数字经济总量的4%。东北老工业基地(辽宁、吉林、黑龙江)为14393亿元,仅相当于全国的5.3%。

参考资料来源:

人民网--国家发改委:我国数字经济发展工作有三个“关键词”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