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企业要闻

朗科股票属于数字经济范畴吗

2024-05-31 16:42热度:1886

所谓的数字经济就是指使用数字技术,并且通过该技术能够对当前的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造成一些根本性变化的经济系统。数字经济并不是独立而存在的,而是一个经济系统的统称,可以看作是使用新型的数字技术而产生的全新的经济系统。前瞻产业研究院人士指出,从数字经济所涵盖的产业范围上来看基本上所有的产业都可以运用到数字技术,所以从这个角度来看,所有的产业都属于数字经济的涵盖范围。比如说软件产业,信息产业这些新兴的产业如果想要发展壮大,就必须依靠数字技术,所以这些新兴的产业可以看作是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除此之外,一些传统的产业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趋势之下,也开始使用大数据处理技术和数字技术,那么这些传统产业也就变成了数字经济的组成部分。

软件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自改革开放起,我国孕育了无数软件企业、诞生了许多软件英雄,而中国软件产业也在经历了萌芽与低谷、摸索与转型之后,开始走向世界。2019年我国软件行业实现收入71768亿元,2020年进一步增长,有望突破80000亿元,软件行业正处在起飞的前夜。

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逐步上升

随着近年来科技的发展,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逐年上升:2013-2019年,软件行业收入占我国GDP的比重从5.14%上升至7.24%,2020前三季度软件行业收入占我国GDP的比重为8.08%,软件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软件行业规模逐年扩大

近几年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运行态势良好,收入和效益保持较快增长,吸纳就业人数稳步增加;产业向高质量方向发展步伐加快,结构持续调整优化,新的增长点不断涌现,服务和支撑两个强国建设能力显著增强,正在成为数字经济发展、智慧社会演进的重要驱动力量。

2019年,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规模以上企业超过4万家,累计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1768亿元,同比增长15.4%。2020年前三个季度,我国软件业完成软件业务收入58387亿元,同比增长11.3%。

信息技术服务占据绝对主导地位

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各细分市场发展形势呈现出全部上涨的局面,即软件产品、信息技术服务、信息安全产品和嵌入式系统软件收入市场规模都出现了增长。

具体来看,信息技术服务保持领先,产业继续向服务化、云化演进。2020年前三季度,信息技术服务实现收入35162亿元,在全行业收入中占比为60.2%,在软件行业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其中,大数据服务收入1530亿元;集成电路设计收入1562亿元;云服务收入1453亿元;电子商务平台技术服务收入6028亿元。

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收入稳步增加。2020年前三季度,信息安全产品和服务共实现收入959亿元,占全行业收入的1.7%。

嵌入式系统软件已成为产品和装备数字化改造、各领域智能化增值的关键性带动技术。2020年前三季度,嵌入式系统软件实现收入6365亿元,占全行业收入比重为10.9%。

东部地区为主力军

软件行业地区发展大致呈献出东部地区稳步发展,中西部地区软件业加快增长的局面。2020年前三季度,东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46891亿元;中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2641亿元;西部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7119亿元;东北地区完成软件业务收入1736亿元。四个地区软件业务收入在全国总收入中的占比分别为:80.3%、4.5%、12.2%和3.0%。

软件行业技术发展趋势

在软件产业发展模式上,和美国以及日本相比,我国的软件设计能力薄弱,尚不足以设计出可以和国外优秀软件公司匹敌的软件产品,市场竞争力相对薄弱。与印度、爱尔兰、以色列等国家相比,我国软件国际化政策导向不明显、不清晰、不强烈,软件出口比重小。近些年来,中国政府对软件行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创新,未来软件行业技术将呈现网络化、服务化、智能化、平台化以及融合化的发展趋势,具体表现如下表所示:

――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软件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一、软件行业概况   软件行业是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的重要基础。当前,信息产业已经成为拉动国民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软件作为信息产业的核心与灵魂,已广泛渗透到国民经济的各行各业,促使制造业、农业、服务业及社会管理等其它领域的生产、经营方式及工作效率等发生深刻变化。软件行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和灵魂,在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转变发展方式、维护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目前,我国信息化水平仍处在初级阶段,与信息强国的差距明显,具有较大的上升空间。近年来,受益于国内外IT需求旺盛、国家政策大力支持,我国信息化水平快速提高。   软件行业是信息产业的核心,是信息社会的基础性、战略性产业。软件行业不仅能创造十分可观的经济效益,而且由于其强大的渗透和辐射作用,对经济结构的调整优化、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倍增器”。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软件行业的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世界上各个国家和地区越来越重视软件行业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软件行业获得了飞速发展。据IDC(International Data Corporation,国际数据公司)统计,全球软件行业的年均增长率一直保持在15%~20%之间。近年来,我国软件行业也取得了快速发展,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   二、行业市场规模   21世纪以来,我国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行业的国内市场规模和国际市场规模都在快速增长。2011年,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产业国内市场规模3,355亿元,占软件业务总体收入比例为8748%,同比增长率为40.9%;国际市场规模480.1亿元,占软件业务总体   数据来源:工信部   收入比例为12.52%,同比增长率为30.21%(数据来源:《2011中国软件与信息服务外包产业发展报告》)。2014年,在全球经济弱势复苏、国内经济持续放缓的背景下,软件行业发展面临企业投资乏力、市场需求疲弱的压力,整体呈现稳中趋缓的态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我国软件行业发展持续放缓,实现软件业务收入37,235亿元,同比增长21.7%,增速比上年下降近2个百分点。尽管在稳增长压力下政府将加大对基础设施、中小企业等投资,但仍无法对冲外部需求疲弱给软件企业国内外市场开拓带来的压力。加上产业转型调整加速,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尚在培育中短期内无法支撑产业增长,软件行业将延续缓中趋稳的态势。   三、影响行业发展有利因素和不利因素   (一)影响行业发展的有利因素   1.产业政策环境不断改善   软件行业属于国家大力鼓励发展的行业。近年来,国家为了促进软件行业的发展,先后出台了多项法规和政策。软件行业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以自主创新、信息服务和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的制度环境正在逐步形成。   2.信息化建设需求将继续推动行业快速增长   中国正在进行产业升级,主要是产业结构的改善和产业素质与效率的提高,简单的说就是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而信息技术及其产业是新经济的支柱和先导,正是在信息技术及其它高新技术的强大推动下,传统产业才能实现真正的升级。从历史经验来看,当经济结构进入调整阶段,信息化呈现出加速发展的趋势,软件业也将经历快速增长。随着国家产业升级战略的实施,国内信息化建设需求将迅速扩大,从而推动软件与信息化行业的快速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