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财经

合肥滨湖的房子卖掉,去买瑶海的房子,这样做合适吗?

2024-05-31 17:00热度:1149

不合适,滨湖是合肥未来重点的发展方向,房产要看的是未来更长远的时间,5到10年后滨湖会更加繁华,这是大势所趋,高起点的规划,高起点的建设,再加上优质的学区,以及逐步完善的商业和交通,未来潜力无限,并且房价日新月异的上涨,而瑶海恰恰相反,逐渐老化,配套设施跟不上,是无法和滨湖比的

合肥在长三角未来发展潜力和房价趋势?

最近几个月,楼市最火热的地方莫过于长三角城市群 。比如中国一线城市老大哥,上海仿佛回到了2016年,大家拿着就去售楼部买 买 买!二手房东同样坐不住了 ,坐地起价,核心地段更是节节攀升。数据显示,上海新房交易额突破5000亿,二手房交易额突破12000亿。

“大哥”的带动的效应显而易见,已经引发当地居民的恐慌和焦虑情绪。买得起就买上海,买不起就买环沪周边。嘉兴、昆山、太仓都有上涨的苗头。从“大哥”的实力可以看出超2400万常住人口和3.8万亿元的GDP产值能扛得住。我想还有货币的持续放水,超低的房贷利率,连续几年的购房需求积压、土拍限价、新房限价、棚改等一系列因素吧。

南京和杭州这段时间房价也出现波动,学区房涨势过猛,资金流入楼市过猛。中长期来看是有人口、政治地位、经济发展水平、教育医疗水平等在支撑。当然像苏州、宁波、无锡等一些城市未来房价会趋于稳定吧。本文重点谈一下合肥,长三角城市群中的“中上等生” 。

合肥,作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和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哪能错过这等“露脸”的机会,毕竟2020年合肥荣获”最牛投资机构出尽风头,房价也不列外,在2020年最后的三个月房价出现区域分化明显,滨湖 高新等业主集体哄抬房价,学区房持续炒高等一系列现象。

根据人口总量、流动性和城镇化水平,我们能总结出:

第一梯队:上海

第二梯队:杭州、苏州、南京

第三梯队:合肥、宁波、无锡、常州

第四梯队:温州、南通、金华、绍兴、嘉兴、台州、盐城、扬州、泰州、镇江

第五梯队:马鞍山、芜湖、湖州、舟山、滁州、宣城、铜陵、池州、安庆

我们可以看到合肥的人口处在长三角地区第三梯队,同样也是近十年人口增幅最多的城市。根据最新资料显示合肥市区人口在450多万,属于I型特大城市,每年净流入人口都在十几万,这样的人口规模对房价无疑不是一种支撑。

当然合肥外来人口主要对安徽省内人口虹吸,其中以六安、安庆、阜阳、巢湖等三、四线城市为主。

在未来这种虹吸趋势几乎是不可逆转的,所以未来的购房者的需求是持续增长的,这里的需求主要有刚需、二次刚需和投资等。有需求就会有增长,主要还是表现在房产方面,一定要把握投资,避免错过最佳上车机会。

大家一定要重视人口对房价带来的影响。

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合肥是近十年经济增长最快的明显城市,2020年GDP也会首次突破万亿,首次进入“万亿城市俱乐部”。

安徽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全力打造现代化中心城市,支持合肥‘五高地一示范’建设,高起点建设合肥滨湖新区,朝着国家中心城市发展。

同样可以看出近10年的城市资金总量(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和资金总量涨幅变化来看,合肥数据表现最为亮眼。

这样的成绩和规划对合肥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明显增加了许多份量和胆量。产业兴则城市兴,产业强则城市强。这些都是源自合肥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超前谋划,有良性的可持续增长。主要表现在布局集成电路、新型显示、人工智能、新能源汽车暨智能网联汽车、软件、智能家电、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创意文化产业、量子信息等这些都是和国家十四五规划产业高度契合。

合肥被称为最敢“赌”的城市,据公开信息披露:2007年,合肥拿出全市三分之一的财政收入投资面板,投了京东方,最后回报100多亿;2011年又拿出100多亿投资半导体,投了长鑫/兆易创新,再次获胜,上市估计浮盈超过1000亿;2019年,又拿出70亿投资新能源汽车蔚来,市值已经突破千亿美元,大众汽车新能源板块落地合肥 ,投资江淮和国轩高科等一系列投资“骚”操作,此外还有合肥与中科大互相成就的那一段佳话。

通过以上种种分析,我们可以直观看到合肥的发展未来可期,前途无量。

大家一定要看到经济发展水平对房价支撑力。

我们再回归到房产:合肥楼市在2020年是最魔幻的,最早只出现于坊间业主联手哄抬房价和媒体造势,加重炒作效应,引发群众焦虑情绪,造成量价反弹,区域分化明显和学区房上涨等。

这种靠炒作风气实现房价反弹的并不具备实际支撑力,这种风气是极度反感。而且现在合肥的房贷利率较高,首套5.88%,二套6.13%,在某种程度上遏制了购房需求。

不出意外,合肥2021年会出现局部分化的趋势,例如高新区、政务区和滨湖新区的房价在炒房客的主导下继续上涨,但其他区域因为支撑力不够,会继续横盘很久。

大家一定要盯紧合肥的优质房产,伺机而动,避开高峰,寻找底部价值,把握住城市发展红利。对于刚需,在你合适的时候,什么时候买的都是对的。

总之,如果房价持续上涨,2021年政策加码难免不会出现,2021年都别指望上涨,也别指望大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