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动态

互联网金融的投资前景如何?

2024-05-31 05:15热度:2568

2014年中国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网民渗透率达61.3%,超过六成网民使用过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当前第三方支付发展进入成熟期,增长速度放缓,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渗透率的提升主要来自P2P个人借贷、众筹融资、理财APP等互联网金融模式的发展。在资本推动和中国网民投融资和支付需求逐步释放的大背景下,互联网金融产品和服务的渗透率将进一步提升。截至2014年6月末,P2P网贷平台数量达到1263家,上半年成交金额接近1000亿元人民币,接近2013年全年成交金额。鉴于当前互联网金融各细分领域的发展存在差异,预计未来的行业发展态势,P2P个人借贷行业将进入整合阶段,行业竞争的加剧,大量实力较弱的企业将逐步被淘汰整合,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高。   目前,第三方支付、P2P个人借贷、股权众筹、债权众筹、电商小额贷等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主要模式。当下传统银行纷纷开始布局互联网金融,采用创新模式抢夺互联网金融这块蛋糕。电商小贷就是电商与银行谋求合作,金融化加强的体现。在初级阶段,电商企业通过电商平台,积累平台客户交易数据和信用记录,形成信息流,信息流引导资金流。下一阶段,电商与银行将开展信贷合作。归根结底,这些都是互联网金融服务的竞争在金融业同质化竞争明显的情况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将取代以产品为中心的旧模式。在互联网的平台下,必将会催生出更多创新的服务模式。   据中国市场调研网发布的《2015年中国互联网金融行业现状研究分析与市场前景预测报告》显示,随着线下市场的重要性逐步提高,以及O2O商业环境下多种技术及模式创新的增多,线下市场将会成为支付企业争夺的新焦点。二三线城市方面,从国内获牌企业的分布来看,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占绝大部分,其问题的根源在于一线城市拥有适合支付产业发展的市场,但这并不意味着二三线城市及欠发达地区没有支付需求,未来二三线城市市场将成为支付行业发展的新蓝海,越早的进入,就会争取到更多的主动权。互联网金融市场巨大,互联网金融企业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未来将有一批专注于某一个有发展空间的垂直领域的企业。互联网金融市场未来将会越来越细化,互联网金融企业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