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互联网

世界疫情疯狂蔓延,已在中国周边快速爆发,我们该如何应对?

2024-05-31 14:27热度:6754

严密死防,守好国门!强化国内管理,严控外国来人,把实际落实每个人身上,消除隐患做到完全彻底。

光棍问题越来越严重,全面开放国际婚姻可以解决吗?

光棍越来越多,本质上是一个经济问题而不是一个男女比例的问题。所以开放国际婚姻可以缓解这个问题。

比如在19世纪英国,男女比例是83:100,也就是说英国本土是一个女多男少的国家,但是即便如此,根据英国学者统计,19世纪英国劳工阶层的男性终身未婚打光棍,而与此同时,差不多又有1/3的中产阶级女性终身未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原因就是19世纪英国劳动阶层那些终身未婚的男性,除开比例很少的取向问题外,绝大多数光棍之所以是光棍是因为他们贫穷,没有女性愿意嫁给他们;

同样,之所以当时有1/3的中产阶级女性终身未婚,按照美国学者的总结,是因为“她们没办法嫁给绅士,同时也不愿意和手艺人联姻”。

事实上绝不仅仅是劳工阶层男性打光棍,英国学者发现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以及英国经济的快速增长,英国中产阶级男性平均结婚年龄也普遍推迟了。

大概从19世纪初期的24.5岁推迟到了19世纪中后期的35.5岁。

之所以英国中产阶级男性平均结婚年龄推迟这么多,就是因为英国社会对中产阶级男性要去也越来越高,以至于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男性写信给《泰晤士报》吐槽:

现在女孩们被奢侈地、自私地养大, 她们也期望在其丈夫那里得到同样奢华的生活, 那么除非丈夫的钱财是无限多的, 否则,满足这样一个摩登妻子的要求很决会使他陷于赤贫…体面的代价也许太高了。

总的来说,19世纪中后期一门体面的中产阶级的婚姻是男性拥有一笔丰厚的年金(南方把生意抵押出去,购买每年分红的英国国债),而女性年龄则不超过25岁。

但是当时英国中产阶级男性能奋斗到可以拥有一笔丰厚的年金,差不多要30—40岁,所以我们看到19世纪大量中产阶级夫妇年龄相差15—20岁。

比如末代皇帝溥仪的英文老师,苏格兰人庄士敦,1876年生人的他,父亲和母亲年龄相差17岁。

那么,那些条件不够的英国中产阶级男性和劳动阶层男性想结婚怎么办呢?

去海外殖民地。

当时海外殖民地土地非常便宜,比如在澳大利亚,不足10英镑就可以购买上百英亩的土地,这使得英国大量劳动阶层男性选择去海外殖民地碰碰运气;同样的,大量条件不那么好的中产阶级男性也选择去海外奋斗。

比如上面提到的庄士敦,他之所以长期待在东方,是因为他父亲去世时才发现他挪用了客户3万英镑的资金,这让庄士敦一家在当地名誉扫地,以至于庄士敦一辈子都没有回过老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