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要闻

如果过去禁止房地产企业融资盖楼,现在的房价会如何?

2024-05-31 15:36热度:2097

房价上涨的逻辑应该放在城镇化背景下思考,房地产企业融资盖楼只是房价上涨的一个原因,这里面的逻辑要梳理清楚,并不能仅仅认为禁止开发商融资或用楼盘抵押就会使房价下跌。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率从1978年的17.9%一路高歌猛进,2017年达到58.9%,仅用40年左右的时间,就走过了发达国家上百年的路。我国城镇化前期是控制大城市发展,注重小城镇建设,而后来逐渐转为以大城市为主,这个阶段主要表现就是资源向大城市集聚,房价也逐渐上涨。

首先、土地财政

政府推动城镇化进程首先需要大量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和产业发展,但是分税制改革后,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有限,地方钱不够,土地财政就应运而生,因为城市土地是国有的,卖地收入归地方政府,不需要上缴中央,土地作为一种融资模式,不仅有出让土地收入,还可以土地为担保,向银行融资或通过地方融资平台融资。

其次、融资盖楼

依托土地,银行向政府贷款,而政府则以土地收入为担保,如果土地卖不出去,银行就无法回收贷款,而通过房产销售可以有效变现,这时候资金必然会流向房地产企业,这就会出现房地产企业融资盖楼的现象。可以说,土地财政推动了我国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但也使得这种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很深、很重,房地产开发也出现过热的问题。那如果当初就就明令禁止开发商融资,或者不允许用楼盘作为抵押,中国的城镇化不会发展这么快,但房价并不一定就会低。

因为如果禁止开放商融资,那只会导致有实力的开发商才能运作,这结果会导致供不应求的问题,说不定房价比现在还要高。因此,房价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并不是单一禁止开发商融资就能有效控制房价的。

以上观点,粗陋之处还请见谅,欢迎大家批评指正。

作为一个财经工作者,我认为当年禁止房地产企业融资盖楼,现在的房价肯定没有目前这么高。

因为禁止融资盖楼,一些中小房地产公司甚至大型房地产开发商业缺乏资源来源,就会被挤出市场, 房地产市场竞争就不会有这么激烈,只有一些大的房地产公司存在,市场秩序也会比较现在好得多。尤其,房地产公司少了,地皮不会被炒得这么贵,银行开发贷款利率也不会这么高,生存下来房地产商的开发成本也不会有这么贵,这是房价冲高的重要推力。

更为重要的是,如果配合限制国有企业及民间资金进入楼市,则楼市泡沫更不会有现在这么大;还有如果遏制个人房贷,则可以抑制一大批投资投机炒作者哄抬楼市价格,楼市价格又减少了另一种冲力。

当成,禁止融资盖楼也有可能使开发的楼盘少了,出现供不应求局面,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房价的上涨,但只要政府配合适当的调控政府,高房价就有可能被解决。不像现在要调控房价有这么大的难度和这么多的复杂因素了。